线路特色:串联江苏、上海、杭州等江南热门目的地。
行程概述:杭州-嘉兴-西塘-周庄-苏州 -无锡-镇江-扬州-南京
STATION 1:杭州
西湖脚下。时隔多日,依然有感于“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到杭州,如果不去西湖一游,那你绝对算是白来杭州一趟了。
D1-2:西湖
今天我把所有时间都交给了西湖。夏日的西湖,湖面是水波潋滟,远处是山色空蒙,苏白两堤,杨柳低垂,仿佛一首诗,又如一幅画,进入这人间天堂,绝对令你流连忘返。品味西湖,领略西湖的山光水色。记得有人推荐汽车,但我觉得那将没办法真正体会西湖。徒步穿越苏堤和白堤,才明白——西湖,为什么为什么让你沉醉!暖风、柔波、垂柳……漫步其中会让你产生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从苏港观鱼乘船来到在西湖中心的小瀛洲,也就是三潭印月,是不是很眼熟,一元纸币上的图案就是它了。西湖边有几个码头可以坐船去,船票20 小瀛洲的门票25=45元,包来回。在岛上拍拍停停,时间也不早了,便坐船回来,在柳岸闻莺的码头下,顺便去了河坊街。知味观小吃店就在河坊街旁,片儿川,猫耳朵在里面可以吃到。河坊街里面还有个小吃街,很窄却很长,实在是拥挤了些。河坊街有几家百年老字号的药店,其中一家回春堂,免费供应煲制的凉茶,只是那味道好像在家里也喝过,现在却也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也有民间手艺的艺人,有蛋雕的,画面具的,纸扇作诗的等等。只是买的人少,看的人多。那些老艺人或许沉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只顾埋头摆弄手中的玩意,旁边熙熙嚷嚷的人群却无大多兴趣。
D3:九溪、龙井
因为是轻松自由行,所以今天睡到自然醒;我选择了九溪,从旅舍出门动物园站乘坐K4至终点站即是
九溪景区没有门票,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旅行团,走进九溪路时,还听得到喧闹的人声、汽车声,路虽幽,但不静,于是继续前行,路上一改刚才的喧闹,变得宁静而绿意盎然。最让人开心的是游人甚少,游客基本在这里止步了。因为有水,它始终吸引着我,我喜欢缘溪行的感觉,有溪就有琮琮水声,有溪就有生机,有溪就有清凉。我爱听溪水声,它是不时变幻着曲调的天籁之音。 来到龙井村,步行的石板路就结束了,公路再次出现,喧闹也再次出现,人群又挤满了我的眼睛。在一个城市中有这么一段宁静而空气清新的小路,时常来走走,会把所有的烦恼抛开的。一个人,一条溪,一段路,宁静而快乐,简单而纯净。
D4:万松书院、玉皇山、虎跑
早上,来到了六和塔,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椒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 刻画精细。 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逛完后从右边上山,一路山景清丽,游人寥寥。从这里到贵人峰都是石阶路,不过够抖的,中途有条想左下山的岔道,到九溪,我选择了贵人峰方向,等爬到石阶的尽头,有座两层阁楼,那个就是贵人阁——虎跑的后山顶。贵人阁下去有两条石阶路,都通往虎跑公园,随便走哪一条,都是一路下山穿过虎跑公园,盛夏时节,虎跑就是一个避暑胜地。潺潺的泉水沿着山路从上面一直流下来,茂密的树林中偶尔会透过几缕阳光,此情此景让人无比惬意。山上有很多人提着大桶小桶的水下来,等我走上去才发现,原来虎跑的泉水是可以免费喝的,由于泉水矿物质含量高,很多当地的人都是提着自家的水桶来打水回去泡茶的。拾级而下,在我快要离开虎跑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好奇地仰头凝望着那片高大挺拔的水杉。一位导游正向一群来自北方的游客介绍着这种古老的树:“...高高的树梢、挺拔的树干和向上伸展的树枝,最高甚至能长到30多米...”水杉,没有垂柳的婀娜,没有桂树的芬芳,但它笔直的枝干总会让人心生敬畏。也许,就是这样吧,有些人,有些灵魂,有着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或许我们能做的,只是静静地,抬头仰望而已。
出虎跑公园东门后,穿过虎跑路向左,顺公路朝北走几分钟,向右拐进通往九曜山隧道的公路(动物园对面的大路)。快到隧道入口时,右边有一条上山的石板路,几分钟后来到得意亭,从这里向左转是上玉皇山的石阶路。顺路直走,不理会岔路,一直到慈云宫(也叫玉皇宫),左转走10几步绕过玉皇宫,拐上向右的石阶路(有一根老藤横在路上),就是通往凤凰山的,路标上写着万松书院。从玉皇山到凤凰山,没必要一直沿着山脊的石阶走,上山到一半的时候左边有条很宽的土路,顺土路在山腰向北走,然后和山脊的石板路汇合(土路上还有些向左拐下山的岔路不要走,基本上在山腰水平前进)。石板路再走一段后,还有一条从左边绕过小山顶的土路,土路再和石板路汇合后,一直沿石板路走,路的尽头是万松书院的后门。
杭州的美,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所以,在刚刚走进杭州的时候,我已在桂花香里无法抗拒的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羡慕住在杭州的人们。
STATION2:嘉兴
从杭州到西塘都会选择先坐车至嘉善,再转车到西塘。可惜我不喜欢跟风,所以我先来到了嘉兴,信步游览南湖后,再转移至西塘。
南湖不仅有秀丽的风光,也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八十多年前,在南湖的那条红船上,中共一大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来到嘉兴已经是12点多了,下了公交车,和一位以前认识的朋友一起吃饭。然后,来到了南湖。漫步其中体会了一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描写雨中江南春景的诗脍炙人口。
烟雨楼固然有名,毕竟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住过的地方。当然这是要银子的,对于本来盘缠就不多的我,加上朋友也不推荐,只能深情地望一眼那湖中的小岛了。
坐在湖边,啃着南湖菱和五芳斋粽子,眼前的湖面烟波浩渺,波光粼粼,湖畔柔柳如烟,还是令人心旷神怡。
STATION 3: 西塘
西塘一座江南的水乡…人潮涌动…现在知名的古城怕是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场景…人在画中…画中有人…有人的地方自然也多了许多故事…
早上的西塘,诗画水乡沉浸在一片静谧、恬淡、温馨之中,安静的小街也正适合拍照,青瓦白墙、小桥流水、闲逛的小狗、停在门口的面包车、木结构的居民屋子、河边洗衣的人们、深远的小巷……随便举起镜头,定格的都是醉心的美景。
穿梭在石皮弄里,静静地聆听这数百年的古老砖墙;游走在石桥的两岸,一扇窗子虚掩着,无数的窗安静的合上,不知尘封了多少千年的记忆。
STATION 4:周庄
又是一个水乡,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历经沧桑的弹石板街巷;清晨河畔洗衣栓马桶的人们……常常成为我最爱捕捉的镜头,但更多江南小镇的韵味值得我们去洗洗品味……
STATION 5:苏州
苏州,在文人骚客笔下,晕染的是小巷、花草,是江南春晓,十里山塘;是吴侬软语,烟火人家;是水乡古镇的静谧与恬淡。苏州是俊秀的,一如娇小俊秀的江南女子,水灵顾盼。苏州,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公交站台。建造的像园林亭子一样,而且每个站台各不相同,各有风味古色古香的,成为了城市的一道别样风景。DAY1:留园、城隍庙&观前街
虽说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这苏州四大园林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可谓各有千秋,但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只去了留园
留园路的两边是高大挺拔的香樟,郁郁葱葱。留园的大门颇不起眼,园内却是别有洞天。
始建于明代的留园,东部厅堂华美,重园叠户,中部山明水秀,古木蔽空,西部林木幽深,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筏小屋,呈田园风貌。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庭院错落相连,层次丰富。园中众多的太湖峰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白墙、黑瓦、红柱、青苔,厅堂、走廊、门洞,假山、水池、花木,这个两公顷的园子里,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古代造园者的高超技巧以及主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
在其中的评弹馆里,吴歌、评弹、昆曲、童谣,甚至是叫卖声,些属于苏州的声音,都能在这里静静聆听。
下午,别了留园,来到了观前街。
去城隍庙纯粹是因为刚好在他附近下车,而且是免费的。于是,趁着天色未晚,顺路进去匆匆逛了一遍。也不知道进寺庙却不拜菩萨的行为是不是对神灵太不敬了。里面有一群人正在唱着昆曲,坐下来听了一会,因为那几天恰巧是七月中,庙里正在搞法会,那是我第一次看道教的法会,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步出城隍庙来到观前街, 因为玄妙观而得名的观前街是苏州的繁华地带。热闹的观前街上老店名店云集,声名远播,两旁仿古建筑的商店,将古典风格与现代商业文明融合在一起。
拐进一个小弄堂,只是随便点了一份牛肉粉丝砂锅,那牛肉的味道至今让我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D2:寒山寺、苏州博物馆
为了去寒山寺,我舍弃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对不起苏东坡他老人家的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塔,乃憾事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这座千年古刹,因为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
今天的寒山寺宝塔高耸,佳木参天,殿宇幻彩,佛像庄严,以弘扬佛教文化,倡导社会公德为宗旨。那一百零八吨重的法华钟、中国第一大诗碑都已经申报了吉尼斯纪录。
下午乘车来到苏州博物馆,东北步行街上,拙政园西侧的苏州博物馆是一个传统而又不失现代感的建筑。气势恢宏的新馆与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年迈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为他的故乡设计了这座博物馆。作为贝老先生的封山之做,苏州博物馆已经不再因为其中的藏品吸引人了,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人去鉴赏的艺术。
来到博物馆门口的时候,我才开始仔细观赏了这座美丽的建筑。勾上灰黑色边的白墙,就是整个苏州给我留下的印象。这是很简单的色彩搭配,有的时候,我会想,越是简单的东西可能越能给人无限的遐想。曾经,我热爱于张艺谋对色彩精湛的运用,浓浓的色彩化不开,那样的视觉冲击给我带了快感。但就在到苏州之后,我才知道,其实就是黑与白也是能这样丰富。苏州博物馆就是用建筑物割断天空的方式给简单的色彩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整个苏州博物馆,处处都透露出中国色彩。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繁复的美,就好像故宫那样,复杂的结构,将就的布局,错综的细节,这是一个名族的瑰宝,但在江南苏州这个地方,有另一种气质,便是和园林透露出的诗情画意那般的温柔之美。
毕竟是现代建筑,贝大师将建筑风格设计成为简单而又颇具现代的韵味,和千百年来的苏州的人文底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深厚与浓醇。展厅的窗口不时运用园林的借景设计,将风景,花草,树木融入了展馆,使之更具鲜明的特色。其中有两个房间,分别展示了馆藏最精的两件器物,一个舍利塔,一个室秘色瓷碗,且不说这两件文物是多门精致,就是他们所在的展厅就是别有风味,厅是八边形的,正中就是陈列一个精品,四周对称分别各有一个陈列室,放这与之相关的其他物件,一面是入口,一面是出口,而最有特色就是最后还剩下两面,仅是两扇落地玻璃,一面外面是成排的翠竹映在粉墙前,另一面看去时博物馆的中庭花园,水池中央有个玻璃亭,由建筑构成的魅力天际线,立在墙前的石头假山,和墙后拙政园的高树。一到这样的展示厅,我已经对物件失去了大多的兴趣,窗外的风景更加吸引我。
在窗前的黑色沙发上小坐了一会儿,一是为了看窗外的风景,二是为了休息,三是觉得我坐在那里就好像也入画了一般。这个时候,我才静下来看陈列在正中的那只瓷碗,其实它很养眼,青瓷就好像淡淡的翡翠,在灯光下,他通透了。……
D3:平江路
平江路很美,小桥流水 黄花绿树,这大概就是江南水乡的真实生活。一走进这里,你会不知不觉慢下你的脚步,青石砖,小桥,流水,古街道,船夫们还哼着苏州小调~由北向南,弯弯曲曲,很吸引人在这里,心会静下来。走在这里,我在想这里的人是怎样的生活,定也是依水而生,在河边洗衣做饭平静的一生,我在想这里现在样子,一间间茶座咖啡屋中的人儿,每日下午倚在座中聊天,看书,静望,看着每日夕阳的余晖……
平江路出来辨不清方向,想想也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就走进一个小巷中瞎逛,无意中来到一个文庙 小小的 也是碑刻博物馆 我去得时候没什么人,文庙都没有去过了,就进去看看了,这里的庙里面有一幅孔夫子的大画像 周围的回廊就是各种碑刻 主要都是光绪年间的 也看到乾隆年间的稍微转转也是不错的。
从文庙出来,拿出地图,发现离盘门不远,于是搭车来到了盘门,见识了一下盘门三宝。
要走了,想想三天所看到的苏州的景色,才发现与杭州的万千宠爱集西湖不同,苏州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园林,散布着水榭、假山、曲栏、飞檐,确有江南水乡之美。但可能是因为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的缘故,城市看起来有些破旧,没有杭州整洁,让人觉得政府在城市规划上没有做好。事实上,比起苏州园林人工的精心雕琢,我更喜爱西湖山水的浑然天成。
但是苏州毕竟是天堂,她的园林之美,山水之胜,以及悠久的文化底蕴,都是需要时间去慢慢品味的吧。
STATION 6:无锡
是郭老那句“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 太湖之水极其开阔,在苏州城待久几天了,来到无锡,是如此的心旷神怡,而在鼋头的巨石上坐听拍岸涛声,看着白浪拍堤水溅珠飞,就又是另一番感受。
D1:无锡、南禅寺步行街
中午才到了无锡,还是下着小雨,天气雾蒙蒙的。因为已经有些晚了,所以我就打算在无锡逛一逛,也算感受感受这个城市,于是我们安顿好之后就前往南禅寺步行街。
D2:太湖、鼋头渚、蠡园
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鼋头风光,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有专供猴子栖息和表演猴艺的花果山、水帘洞、演艺场,还装点着“神猴出世”、“齐天大圣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现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情景。主峰为天都仙府,内设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药王、文王、财神殿、灵霄宝阁、蟠桃瑶池、月老祠、太乙天坛等。天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芦形等雕花门窗,玲珑多姿,恍若仙景。天都仙府的主体建筑占地1320平方米,主楼三层五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设文昌、关帝、妈祖殿宇,两侧有六十花甲元辰廊。灵霄宫,七层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觉湾,仙人洞,汇集着中国佛教、道教石窟艺术。其它还有祭天台、月老祠、鸳鸯亭等不少景点。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蠡园。该园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台,层波叠影。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而且蠡园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
千步长廊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我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水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小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长廊尽处,设六角月洞门,通蠡园老区一角。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广植梧桐、冬青、香樟。对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翠荫小亭、贴水小桥,曲曲弯弯通向东部区。
不知不觉已是掌灯,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萤火虫节,见识了到处的萤火虫。孩子这时是最开心的,很多还伸手想捉几只……
D3:锡惠公园
早上,我去锡惠公园逛一逛,锡惠公园其实还是不错,从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入园,可直达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地。此处是全园的精华。
作为无锡城市标志的龙光宝塔巍然耸立在锡山之巅,湖光塔影,相映生辉。园因山得名,山为园增色。园内亭台倚山,楼阁临水,泉水淙淙,古木参天。峰回路转,游人如置身画中,移步换景,山水间变化无穷。全园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林泉之胜,莫过于此,且遍布历代文化遗存纪念性建筑。
只是我们都没有想到它那么大,导致我们走到脚痛的不行..这一天下来真的是又累又饿,经不起美食的诱惑,我们又跑回南禅寺步行街去寻觅美味。
STATION 7:镇江
D1:西津渡口、镇江博物馆、伯先公园
下午到了镇江,办好手续,步出旅舍,来到西津渡口,这里原来是个古渡口,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已经看不到江水了。如今的西津渡逐渐淡化了作为渡口的功能,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
走到尽头,就到了镇江博物馆。馆里有很多珍贵文物,主要是吴国青铜器、唐代丁卯桥金银窖藏以及甘露寺铁塔地宫文物-金棺银椁,我去的时候正好陕西博物馆在那里展出汉阳陵的出土文物,因为去年刚去了咸阳,参观了汉阳陵,此次算是温故但没有体会知新。
出了博物馆,沿着路走,先后看到镇江商会旧址和广肇公所。然后就到了伯先公园,这是纪念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赵声的一个公园,园名是宋庆龄题的。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大将军赵声的全身铜塑,很威武。
D2:金山、北固山、焦山
昨晚,听老板娘说:镇江有三山比较有名
金山“寺裹山”
焦山“山裹寺”
北固山“寺冠山”
今天起了个大早,去了金山 白蛇洞,法海洞 已经分不清水漫金山是一段传说还是一段往事了
来到金山,才知道江天禅寺是学名,金山寺是小名。寺庙依山而建,殿宇楼台层层相连,与山浑然一体,故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这是为什么呢? 据传很久以前,金山寺的大门也是朝南开的,但寺里经常失火,于是请来一个会占卜的师傅,说寺门直对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必须改向。于是就把寺门改成向西,从此再没有失过火。
金山寺主要是祈求平安健康,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
后寺是藏经阁,藏经阁又被称为“三宝殿”一般不对外开放,“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沿着台阶一路上行,来到了慈寿塔前, 慈寿塔是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送的贺礼,慈禧认为名字中有自己的名字,又祝福自己长寿,正合了自己的心意,非常高兴,就问刘坤一:“你看我能活多少岁啊?”这个问题可难住了他,说多了不行,说少了更不行,正在他敏思苦想之时一个八岁幼童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天地同庚”四个字,他便把字条递给了慈禧太后,太后看过大喜,重重奖赏了刘坤一。
登上慈寿塔,金山的风景尽收眼底,怎一个“美”字了得。
中午吃了当地有名的锅盖面,饭毕,登北固山。正午时分,温度高湿气大,山上几乎没有什么游客。我溜达着往山顶的方向爬,一路上浓荫蔽日,微风穿过树林,还有丝丝凉快。我一边走一边想,一个人的旅行也蛮有意思,走到哪算哪,很轻松
来到了镇江铁塔,该铁塔原建于宋代,据记载高九级,至明代重修时仅存底座和下面两级,现存的三四级为明代重修所留,其上部分已无存。铁塔下部的宋代部分铸造精致,人物轮廓清晰,大部分塔身铸字尚清晰可辨。
毫无疑问,北固山最负盛名的要数甘露寺,刘备和孙尚香的相亲宝地。京剧里龙凤呈祥唱的便是这一出关于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如今,古寺的历史意义已远大于它的宗教意义,几个殿堂里陈设着刘备招亲的木偶雕塑,看起来有些滑稽!
下午,来到了焦山,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痤鹤铭》碑为稀世之宝。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极富有珍贵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故有“书法山”之称。其三是焦山多禅寺精舍亭台楼阁。寺庵有定慧寺、别峰庵、自然庵、玉峰庵、香林庵、海云庵等十多个庵寺。郑板桥有诗云“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每个寺庙都有名僧,能诗词歌赋,善琴棋书画,清代禅僧几谷,六静和尚是著名的画家,鹤州是拓碑能手,都曾享名一时。郑板桥、柳亚子、康有为等人,曾在焦山攻读。焦山还办过佛学院,慕名来此朝佛受戒的学徒很多,因此,焦山有“文化山”之喻。亭台楼阁有华严阁、观澜阁、文昌阁、汲江楼、东升楼、御碑亭、槐影书屋、黄叶楼、乾隆行宫、浮玉斋、枇杷园、蝴蝶厅等古建筑精华,点缀扛山,在自然山水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因此,古人又称焦山十六景:华严月色,定慧潮音,山门松影,庵院槐阴,海云墨宝,石屋藏铭,西岸远景,东麓新林,江亭礼佛,岩洞寻仙,自然问道,安隐栖禅,危楼观日,枯木品香,香林花圃,别峰里园。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在此挥笔题写了 “无尽藏”三字,耐人寻味。
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焦山与金山不同,焦山高大雄伟,金山小巧玲珑;焦山以苍翠的竹木取胜,金山以辉煌的塔寺建筑争长。
回来的时候,出来的有些晚,快到5点半了,没赶上车,据说5点就开始没车了。只好走了很远,才到了另一个站台打到车。囧~
呆了两天,吃了不少镇江小吃,也应该给大家说道说道,当地有个顺口溜说: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STATION 8: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无奈二分在扬州。
最早听说扬州,还是小时候在一个电视剧中,看到那里黄澄澄的油菜花田,真是觉得好美,就幻想着将来自己畅游在那里的情景。
如今的扬州,又有一种的别样的感觉,淡去了那“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气派,多了一份平静,在历史的洗礼中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第一站就是瘦西湖,瘦西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秀丽”,一处自然的河道,河面纤细像临风的少女,较之西湖,这里真是多了一丝清瘦的神韵。 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 来扬州这里绝对不能错过。
搭车,来到了扬州有名的关东历史老街,沿途颇有几处基建工程,大约确乎是扬州的旅游工程建设。因了周末,街上游人甚众,在高举着小旗斜挎着麦的导游引领之下进出着各色的小店:围巾披肩、姜糖酥饼、三和四美酱、扬州三刀……沿着老街,往北闲逛,路过个园,因为此行已看过很多的园林,加上对园林也不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没有进去。出了老街,便到了东关古渡。古运河畔,有老者与狗嬉戏,三两游人沿江漫步。
温润的阳光下,扬州,沉静安然。
沿着运河,往南,循着地图寻觅朱自清故居和汪氏小苑。朱自清故居的招牌甚是显眼,拐入小弄,小巷深处的朱家旧宅座落在淡然的百姓居所之中……
出了朱自清故居,找路人打听汪氏小苑,其人指着马路对面的宝宝熊示意从其旁边的小巷进去不远。古城小巷历来四通八达,遇着岔路让人一指引,竟又回到了东关街。不禁哂笑起来:地图上瞧着挺远的,原来近在咫尺。
晚上漫步在运河边上,看着沿路的灯火通明,别有一番味道。
早上,睡到自然醒,因为是10点多的火车,还有时光继续在扬州古城里闲晃,心心念念想着欲到个园大门旁的富春茶社吃早茶,经过金带围酒店,看到人很多,就进去吃了正宗的扬州炒饭、烫干丝、荠菜包、三丁包、小笼包。
呆在扬州的时间,很有限,很多的地方也没有去,将来有时间还是可以在去逛逛。
STATION 9:南京
D1: 玄武湖、夫子庙
有研究说,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就置身于羊水中,因此人与生俱来就是亲水的。总觉得玄武湖是南京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很早的时候就想去看看玄武湖。
从火车站出来,迎面就识玄武湖,我也没有太大的奢求,就想沿着玄武湖南面的环湖路走走而已。结果,古老沧桑的明城墙却始终横亘在那里,隔断了我们与玄武湖。好吧,这古城墙几经风雨,存留至今,实属不易。但明知与湖一墙之隔却望不见其一点踪影总归心有不甘。沿着城墙走啊走,终于爬到一个自认为的最高点。
傍晚,来到了夫子庙。夜幕下的秦淮河,四周的亭台楼阁都亮起了古色古香的灯,或明或暗,仿佛重现着六朝金陵的繁华。但昔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情形,也许是我们永不能亲历的 。
千百年来哺育着古城南京的秦淮河,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江南贡院,曾经的江南名园瞻园,一代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等等,共同铸就了南京这个昔日的“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六朝有名的商业区和王公贵族的住宅区。想起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衣冠来往,车马喧嚣的乌衣巷里,如今也住着普通百姓了吧。
如今粉墙黛瓦的王谢故居是后世重建的,在这寒冬,也必是看不见鸟雀的踪影的。
夜晚的乌衣巷,没有璀璨的灯光,没有如织的人潮,与旁边繁华的秦淮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D2:中山陵景区——紫金山天文台
早晨出发,还是下着绵绵细雨,真正感受到了烟雨金陵。但是老天却很给面子,我们坐游2到了钟山风景区,选择步行。进入景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空也灰蒙一片,但林木蓊郁,空气却是出奇的好。隐隐的,还传来一阵幽香。打伞的游人也成了一道风景。一眼望去,全是五颜六色的伞,以致走路时还得小心谨慎,以防被伞尖给戳到……至于人有多少,自己看照片吧。
来到陵墓,蓝色的琉璃瓦,中国的传统的中轴线建筑风格,很宏伟啊,加上雨后有些云雾,真如仙境一般,难怪国父要选此地做最后的安生之所了。最后一段通往墓室的阶梯真的很长,爬上去可真费力气,但当到顶后,居高临下的感觉真的很棒。墓室里可看到孙中山的坐像,坐像底部有一些浮雕,屋顶是青天白日旗,整个建筑庄严宏伟。
从景区出来,转车来到了天文台。沿着山路上行,来到紫金山天文台。现紫金山天文台上还保留了一部分古代天文仪器如天球仪、浑仪、简仪挂表、地平经纬仪等。 衬了个导游,了解了许多有关天文的知识。
出自tina的《最忆是江南——苏浙游记》
版本二:空闲细游版
线路:上海-横店-苏州-杭州-南京
D1:目的地到上海
D2: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外白渡桥-外滩
D3:上海交大-田子坊
D4/D5:横店:横店影视城
D6:上海:老城隍庙-老街-多伦路文化街-甜爱路-鲁迅公园
D7:上海:港丽餐厅-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陆家嘴
D8: 苏州:平江路-品芳-七里山塘
D9: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虎丘-桃叶铺
D10: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XX海鲜一条街
D11: 杭州:西湖-西湖春天
D12: 南京:1912酒吧街-夫子庙步行街
D13: 南京:鸡鸣古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山陵
D14:上海火车站回广州
出自蜂蜂 Sky_Fung《 “游走车水马龙与小桥流水之间“ 江浙沪十六天游》 ,有改动
版本二:上海双飞版
线路:上海-苏州-西塘-杭州-上海
D1:目的地——上海(南京路、外滩)
D2::上海(田子坊、豫园、城隍庙)
D3::上海——苏州(拙政园、狮子林、平江路)
D4天:苏州(苏州博物馆、忠王府、虎丘、留园、观前街)
D5天:苏州——西塘(西塘)
D6天:西塘——杭州(骑车游西湖)
D7天:杭州——上海(灵隐寺、岳飞庙)
D8天:上海——沈阳(南京路、陆家嘴)
出自罗罗《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上海、苏州、西塘、杭州8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