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功山速览
    武功山属罗霄山脉北段,位于江西安福、萍乡、宜春三地交界处。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在安福境内。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

    武功山为赣江水系的袁水、泸水、禾水和湘江水系的洣水、渌水的分水岭。北侧的袁水、渌水谷地为断裂谷地,分水岭低缓,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分文铁路沿此通过。

    武功山也是天然的动植物园。生长着黄腹角雉、短尾猴、水鹿、白鹇、娃娃鱼等珍稀动物;黄杉松,台湾松、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粗榧、水桠木、独花兰等珍惜植物。

    武功山风光旖旎,海拔高差1600米,为景观奇特的花岗岩,混合岩中地貌,红壤、黄壤、黄棕壤、高原草甸沿海拔高度梯型分布。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天然落差较大,形成众多的溪流。瀑布景观,山区云雾较多,雾日超过庐山,为观赏云海的理想胜地。

    武功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别以道教文化内涵最为突出.武功山原名兹山,据史书记载,东汉葛玄.东晋葛洪先后来此修身炼丹;道教自三国赤乌年间在山上设立道场,至今1700余年,晋武夫妇远道来此修炼,以武功名山;宋信国公文天祥书赠"葛仙观"巨扁后,名震千里;陈武帝即位后,更名为武功山;明嘉靖皇帝曾派御使进御香于三天门,武功之名大噪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