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草堂

    坐落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如今杜甫草堂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现存主要建筑自前而后有大门、大廨、诗电堂、柴门、工部祠。有名的少陵草堂碑亭位于工部祠东边的“水竹居”的东北角上,是清代雍正皇帝之弟恭亲王于雍正十二年(1734)路过成都时手书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2000余件珍贵文物,是有关杜甫生平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