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

    悠久的历史、厚实的文化沉淀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周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节庆活动。

    民俗节日

    摇快船:周庄的摇快船始于清初,周庄等地每年在农历三月甘八日、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在水上进行摇快船比赛。经过悠悠数百年的沿袭,摇快船已成为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农民自备船只、服装、道具、锣鼓,每船备头篙、大小橹各一置船体左右两侧,并配有十五、六名身强力壮的橹手,出跳、扯篷、把橹,相互配合,船似飞箭出弦,用锣鼓助威,场面壮观。 

     

    划灯:周庄的划灯远近闻名,每次举办都是观者如潮。划灯源于清朝,为迎接康熙大帝南巡而举办,后来渐渐成为当地人民传统的娱乐项目,每隔三五年举办一次。举办时场面十分浩大,几十条船只扎满精心制作的彩灯,随着弦乐伴奏变换阵型,或成一字蛇行,或似双龙抢珠,时急时缓,时进时退,变幻无穷。此时,波光流翠,彩灯摇曳,橹声咿呀,显得清丽、雅致而又壮观,因而赢得“江南第一灯”的盛誉。

     

    打田财:昔时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吴中农家有用稻草在田头焚烧之俗,称之为“烧田头”,周庄谓之为“打田财”。元宵节这天,在周庄牛郎庙广场上,树立桅竿,两边悬挂彩灯。顶端缚稻草,内藏鞭炮,涂上易燃物体及烂泥,再糊上黄色纸张,呈元宝状,即“田财”。入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兴致勃勃地鸣放鞭炮、爆竹,对着“田财”轮番射击。待到“田财”被击中,满场欢动,农家争先恐后拿着稻草到“田财”上去点火,当空挥舞,再去烧田角落。此时,田野里火光似流星,祈声高亢悠长,希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节庆活动

     

    周庄过大年
    1、廿四献灶王:这一天也被称之为小年夜,当天将在沈厅上演向灶王爷献灶等最具特色的乡间年俗,来周庄过小年夜,体验传统民俗风情,入住指定的民居客栈的游客可获得客栈免费赠与的团子,与家人、爱人、友人享受团团圆圆。
    2、廿八装年糕:沈厅装糕、送糕。意喻新年步步高升、生活蒸蒸日上。游客可品尝周庄特色糕点,如意犹未尽,亦可参与糕点制作过程中的小环节。
    3、除夕全福守岁: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周庄一起吃年夜饭,长辈发压岁钱,全家人一起“守岁”、放焰火,午夜过后全福寺烧香撞钟,祈求美好前程。
    4、初一打春牛:八方来客和古镇原住民一起参与在古牌楼处传统的打春牛仪式,浩浩荡荡的贺春队伍,福禄寿三星送来新春美好祝福,庄主手持彩鞭打春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游人可入乡随俗摸牛身,讨个好彩头。
    5、初五财神节:古镇人民为纪念江南巨福沈万三,特打造财神节。大年初五子时接得沈万三“财神爷”, 巳时,于全福路古牌楼设财道、搭财台、敬财神,为游客创设走上财富之道的独特灵感和体验,请得财神爷施予万民财运祥福,享用今生。同时游客可参与多项互动体验游戏,更有机会获得开光财富卡、平安符等新年吉祥礼物。
    6、十五闹元宵:在周庄过元宵节有三闹,一闹花灯:周庄景区内,各种花灯布满街市,金光璀璨,赏灯、玩灯,惬意至极;二闹烟火:无数美丽的焰火在周庄上空燃放,象征着新一年红红火火,既温馨又热闹;三闹灯谜晚会:古戏台的元宵灯谜晚会镇民、游客可共同参与猜灯谜,拿大奖,场面热闹非凡。


    财神节 
    说到周庄财神节,就不能不提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因为他发迹于周庄,不仅“富可敌国”,而且有着出众的经商智慧和乐善好施的品质,所以周庄人民尊他为“富财神”,并在每年正月初五举行盛大活动。
    半夜放鞭炮,家家户户迎财神
    周庄古镇人家的财神节习俗充满了神圣感,一家早早供奉财神像,设祭祀、摆供品、上香火、喝元宝茶,迎接财神降临,虔诚祈求新年财源广进,并期待着财神节的早点来临。
    初五零点刚过,周庄镇内鞭炮声如同打雷一样响个不停,因为周庄流传着这种说法:“谁第一个放爆竹,财神就会到谁家”,这个不成文的说法让每户人家在初四晚上彻夜不眠,想着要第一个迎接财神到家里来。财神受欢迎的程度,震天的鞭炮声就是很好的说明。
    万人空巷,古牌楼前恭请财神
    参加财神节仪式的海内外来宾,已经连续多年创下新高,早已突破万人。初五上午,古牌楼前又是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无论人们来自何方,此次此刻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沾财气,纳财运!
    据周庄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现场布置充分彰显“财富”气氛。百米“财路”由金色元宝、古钱币、蝙蝠点缀,寓意富贵福瑞,两侧摆放若干金银摇钱树,树上悬各式钱币、元宝,摇一摇,财运到;特制的大型古钱币模型大门,也取“钻钱眼”、“铜钱眼里翻跟头”等民间吉祥彩头。
    财神降临,现场财气旺
    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财神降临周庄了。身着古装的周庄庄主,在成群的家丁丫鬟的簇拥下踏上财道,各种寓意发财吉祥的供品摆在案头。万众瞩目之下,周庄庄主虔诚地上香、祭酒,吟赞赋,祈祷来年平安和顺。
    在锣鼓声中,文、武、义、富、偏五路财神降临周庄,跳财神、跳加官,现场表演活动与各位来宾积极互动,五路财神带着散财童子们把幸运金元宝撒向来宾,赐予一年的好财运。最让人羡慕的是,财神们还为特邀的贵宾们赐予元宝茶和财神像,祝福贵人们年年发财,岁岁如意。
    财神巡游,祭拜沈万三
    据介绍,迎财神之后还有盛大的财神巡游活动。俗话说:“水主财”,随财神乘坐宝船,沿着周庄水上财道,穿过八座古朴桥梁,抵达财神居,瞻仰“金光灿灿”的万三铜像,虔诚上香祭拜,愿财神赐福,财源滚滚。现场将象征着年年有余兴旺发达的鲤鱼放生祈福,广积福德,广纳财富。随后参观财神居,给财神拜年,探寻沈万三财富之谜。
    财神节当天,周庄财气最足。去沈厅一游,摸一摸传说中的聚宝盆,走一走当年沈家运输金银财宝经过的财道,参加丢银子抽大奖,游万三水上财道,让财气满身,让财富降临。
    财神节期间,周庄丰富多彩的节目,舞龙舞狮、挑花篮、打连厢等民俗表演十分抢眼,古戏台前昆曲悠扬婉转,为新年里的周庄增色不少。

    庆端午
    裹粽子
    身着传统服饰的阿婆们,每年端午时节,都会亲自亮出裹粽子的拿手活。周庄人喜欢用稻草扎粽子,口感清香淡雅,软糯滑腻。
    饮雄黄酒
    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每年端午之时,周庄的人们都要饮用雄黄酒,有驱邪解毒的寓意。
    挂插菖蒲、蓬艾、蒜头
    周庄民俗,端午节家家门挂插菖蒲、艾草、蒜头,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薰苍术(zhu)、白芷
    端午时,周庄人在家中用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烟熏,以驱虫避邪,净化空气,也为传统节日增添气氛。
    画额
    在孩子额头用雄黄蘸酒后画一“王”字,像是老虎额头的花纹,这种风俗称为“画额”,寄予着人们驱除邪魅的愿望。
    端午儿童装
    头戴虎头帽,脚蹬虎头鞋,身穿黄敞衫,胸口挂着一只避邪香囊……在周庄,孩子们穿上传统的端午“节日装”。
    摇快船
    周庄的水巷里,五彩缤纷的花快船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似飞箭出弦,船上的橹手各司其职,出跳、扯绷、把槽,配合默契,岸上则是人山人海,呐喊助威,鼓声喧天,场面蔚为壮观。
    舞龙舞狮
    中国人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把狮子看成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周庄的舞龙舞狮表演热闹喜庆,既有娱乐,也有为海内外游客驱瘟辟邪保平安的含义。
    祭粽舞
    隆重的祭祀大典上,桌上供起艾草、石榴等香草,身披长袍、手持长剑,满是威严的“钟馗”跳起流传千年的祭粽舞,以传统方式表达人们祈求避疫去难、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挑花篮
    妇女们穿着统一服装,扎着头巾和丝巾,挑着花篮不停地穿插、移位,变换着队形,舞步颇为轻盈,以此祈求平安,表达了周庄人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
    打连厢
    阿婆们上下左右舞动,并用“金钱棍”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她们边唱边舞,动听的吴侬软语着实好听。
    荡湖船
    周庄荡湖船的民俗,充满了活力与激情。阿婆双手持竹木制作的船形道具,艄公持橹在旁做划船状,边行边舞,似行于水上,辅之以乐人伴奏,更加诙谐可爱。
    水上巡游
    周庄水巷里的小木船上,穿越千年而来的“许仙”、“白娘子”、“小青”,一边欣赏中国第一水乡浓厚的端午民俗氛围,一边向海内外游人挥手致意,流连忘返。
    陆上巡游
    盛装举行的陆上巡游活动声势浩大,民俗乐队、“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周庄庄主以及江南首富沈万三组成的巡游队伍,在鼓乐声中过桥穿巷,驱邪祈福保平安。

    水乡婚礼 
    迎亲船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催出了头戴霞帔、身着红袍、足蹬绣花鞋的新娘,在伴娘们的搀扶下,她们羞答答地坐上了停在张厅的迎亲船。而身穿长衫、马褂、礼帽打扮的新郎则在不远处的沈厅翘首以待……

    周庄秋冬美食季
    金秋季节,周庄古镇举办集水乡美食、中华美食等特色风味的美食展销会,游客除了可以到现场展会品尝美食之外,还可以参加周庄水乡婚庆等一连串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届时,新人在周庄举办水乡婚礼:坐花轿、摇快船、穿民俗服饰、品特色水乡婚宴、感受独特的水乡婚庆仪式,让古镇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见证新人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