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艺伎文化

    艺伎(日语:芸妓、芸者)一词源自汉语,日文或作艺妓,是日本独有的一种女性表演艺术工作者,也是日本标志之一。工作性质相当于中国书寓的词史、先生或长三堂子的女校书,日本艺伎社会地位较娼妓高,目前也成为日本一种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日本艺伎其工作内容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主要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兴。一些店家会提供舞伎或艺伎变身作为选择,其中舞伎的服饰显得活泼可爱,而艺伎的则较为朴素高雅。


    学艺
    在日本的现代,担任艺伎的条件非常苛刻,学艺费用也相当昂贵,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担的。而且学艺历程艰辛,并非所有艺伎都能坚持。
    古时艺伎一般从10岁开始学艺,现在则因法律的限制,必须初中毕业才可以开始学艺。学习的内容繁重,过程艰苦。其中包括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甚至到鞠躬、斟酒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处处体现高贵和稳重。16岁左右便可以正式担任艺伎,整个演艺历程长达5年。初为艺伎者称为“舞伎(或写做舞子)”,而后才可以正式转为“艺伎”。艺伎生涯一般到30岁完结,在30岁以后仍然继续当艺妓的话便降级,成为年轻貌美的名妓陪衬。艺伎中把前辈艺伎称为“お姉さん(姐姐)”。


    舞伎

    “舞伎”日语原文为“舞妓”是日本艺伎在见习阶段时名称,和艺伎一样属于女性表演艺术工作者。工作内容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主要为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舞伎的服装是和服,做工、质地和装饰都十分上乘,高贵且价格不菲,一般价格在50万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万日元。京都舞伎的服装更是著名,以悬落飘逸,称为“だらりの帯”的华丽腰带为其特色。这种腰带有的长达5米,重量相当沈重,扎束之时需要相当大的力气,所以古时常常由称为“男衆”的男性仆役来帮忙。


    知名艺伎
    中村喜春(1913年-2004年)于1983年,推出自传《东京艺妓回忆录》。1985年,推出著作《痛悼日本》。中村喜春先后共有10本作品面世。
    中西君尾,是日本三百多年的艺妓历中享有“勤王艺者”美誉者之一。
    纱幸,出生于墨尔本。于2007年12月19日获得艺妓头衔,并成为日本艺妓行业中第1位外籍成员。现在以艺伎的身分活跃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