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
(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厦门人。
许兴艾
出生于1976年11月22日,3岁随父亲许斐星和母亲刘锦媛学琴。4岁在鼓浪屿三一堂做首次演出,并取得意外的成功。后师从其叔许斐平。8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2岁即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目前在耶鲁大学师从克劳德·弗兰克(Clande Frank)。1995年,荣获美国总统青年艺术学者金奖,进入茱丽亚音乐学院学习。1996年荣获威廉卡培尔国际钢琴大赛第二名;1997年荣获世界钢琴大赛吉尔莫青年钢琴家奖;1998年首次在北京举行“联想之夜——许兴艾独奏音乐会”。1999年荣获茱丽亚音乐学院钢琴最高荣誉奖——帕茨切克奖。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研究生。
舒婷
是“朦胧诗五将”之一,以《致橡树》成名。作为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朦胧派”诗人,舒婷近年来似乎已经销声匿迹。舒婷一家现(2007年11月)居住在丈夫的家传祖业——鼓浪屿岛上一座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红楼里,她被女作家张抗抗戏称为“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
这栋建筑曾经标志在鼓浪屿旅游地图上,给舒婷的生活带来诸多干扰。“平日里,尤其国庆长假,按图索骥公然闯进院子拍照者有之,大清早叩门扰人清梦者有之,称‘要赶飞机,因此起早打扰……’”后来,因舒婷一再抗议,她家的地址从旅游地图上消失了,但仍可以听见导游领着一帮游客在巷口说《致橡树》。
后来,舒婷以一本自传性质的散文集《真水无香》,重返人们的视野。在《真水无香》一书的扉页题词上写着“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而书中所有的文字也全都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读起来犹如一本自传背景下的“鼓浪屿方志”。舒婷说:“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