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东南20公里处的加措区夏鲁乡。这是一座藏、汉合璧的建筑体。藏式殿堂,其墙全由规则的石块砌成;汉式殿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具有元代的建筑风格。这座古寺有别于黄教各大寺庙后个显著特点,就是格外的古朴与纯净。
夏鲁寺于宋元二年(1087)由僧人吉尊西饶琼乃修建。10世纪是西藏宗教史上的非常时期,最后一代吐蕃赞普朗达玛排斥和压制佛教,佛教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1世纪才开始复苏,夏鲁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成的。
夏鲁寺原由夏鲁神殿和4个扎仓组成,散布于神殿周围的4个扎仓,现今已成为民居。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神殿上下有大小房子49间。底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八大弟子塑像,两边的经堂内分别供奉着大藏经《丹珠尔》和《甘珠尔》。第二层是汉式的四合院建筑,正面神殿供奉释迦牟尼和布顿•仁钦珠(1290-1364)的塑像,左右配殿和坛城殿,前殿供奉慈尊佛像和十六罗汉。
夏鲁寺的壁画年代久远,欣赏价值极高。1965年,夏鲁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320年,夏鲁万户长邀请西藏著名的佛学家布顿•仁钦珠主持寺务。由于仁钦珠对西藏佛教研究很深,是西藏大藏经《丹珠尔》的编纂人,一生著有200多种佛学书籍,是自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西藏最伟大的一位佛教学者,故各地僧徒慕名而来听他讲经说法,最多时达3800多人,从而形成一个宗教派系——夏鲁派,或叫布顿派。1329年,夏鲁寺毁于一次大地震。1333年,在元朝皇帝的大力资助下,面顿大兴土木,对原寺加以扩建维修,元朝皇帝不仅给予大量资助,还派去了汉族工匠,重建了现在这一规模的寺院。因此,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元代风格,而寺院的墙体和庭院,又都是传统的西藏风格,属于典型的汉藏合璧的建筑。
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09:30-17:00
交通:日喀则南20公里处,在上海中路的客运总站有班车去,车费15元。如果租车的话大约100元往返。
据说当年吉尊西饶琼乃在选建该寺地基时曾请教他师父,师父对他说:“我把手杖当箭射出去,手杖落地之处便是你建寺的寺址。”师父的这支箭正好落在新生的嫩叶上,因此夏鲁寺的意思就是“新生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