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厅

    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厅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后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一般在中国的古代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往往都是以建筑群出现的,不是主体高耸,而是平面展开,讲究对称,由此组成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通相联的,张厅也是这样一个特色,是典型的“天井院”住宅。

    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特色,这在当时是相当气派的。

    进门第一进是门厅,门厅主要起到装饰作用,比如张家有喜事就在门前张灯结彩,显示排场。

    第二进,轿厅也称茶厅。左边有顶八抬大轿,主要供主人、客人在此落轿。这右边是接待一般客人,也是轿夫、船夫休息、喝茶的地方。因为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一般客人包括轿夫、船夫是不能进入正厅的,只能在这里等待主人的吩咐,在中国古代园林民宅中,主人为了达到“别有洞天”的效果,大门内常有一堵照壁,让人进入后才见分晓。因此,有人说,参观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像欣赏一幅手卷,逐步展开。张厅的照壁是一块天然的大理石照壁,这照壁也就起到了“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的作用。

    第三进正厅。“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庭院里种有两棵白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许多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也有金玉满堂,子孙满堂之意。这里是举办婚丧庆典和接待贵宾的地方,遇到家中老辈寿辰,儿孙辈结婚娶媳,都在正厅里行拜和新婚之礼,并设寿、喜之席,宴请亲朋好友,遇老辈去世,除了在家族祠堂行丧礼之外,还要将棺木停放正厅,按习俗做道场。所以正厅也是一个家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所陈列的家具,讲究线条简、线、精、雅的风格特点。简,简就是造型简练,轮廓舒展;线,就是线条流畅,挺拔取胜;精,就是做工精细,结构合理稳固;雅,就是整体和谐,气韵雅洁。明式家具还有一个特点是背部线条凹凸有致,跟人体的线条贴合,坐着比较舒适。在正厅的正梁角落里各有两块突出的椭圆形的雕花板,这很像古时候做官人官帽上的帽翅,所以这个厅也叫纱帽厅,这就证明了当时最早的主人是做官的。张厅的门槛也很特别,比较高,在明代门槛的高低能表明官位的大小,据史书记载,这家主人官居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玉燕堂”里边是内眷招待女宾的内堂,按照以前的规矩,男士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因为在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清。

    第四进大堂楼。大堂楼分为二层,楼上是内眷们生活起居之处。楼下是夫人招待女宾客的地方,堂楼家具的布置均取对称规整的形式。长条几案是堂楼中最主要的家具,它做工讲究,多附有雕饰。几案两侧堂摆设花瓶及镜子,以取阖家“平平静静”的寓意。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根柱子底下的鼓墩,它主要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一般都是由石头制成,而这却是罕见的楠木鼓墩,楠木是不朽之木,所以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也足以说明张厅历史悠久。堂内墙中间有幅对联,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撰联“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意思是说,八抬大轿可以从前门抬进来,而小船可以从自家院子里穿过,也从侧面说明了主人家底的殷实。

    第五进琴棋室,古时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这里是小姐弹琴、下棋的活动场所,好比现在的卡拉OK厅。
    第六进是书房,因为是临河而建,采光很好,环境也相当清静、优雅,所以主人可以静心的在这里读书、办公,打开窗户还可以看到后花园优美的景致。
    通往后花园的走廊墙上有两张照片,是2001年6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周庄视察时在张厅的情景。当年他走在后花园时,深有感触。于是念到了晏殊的两句诗:“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来表达他当时的思乡之情。

    接着是被称之为“船自家中过”的地方。前边条小河称“箸泾”,虽然很窄,但与外面的大湖是相通的,所以这是一条活水。这儿融合了水乡的特色,有小桥、流水、人家,像这样的建筑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跨水民居。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家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很多吃的、用的、穿的,这些东西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封建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主人在修房时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前面方形的水池是供船只调头、停靠所用,实际上是张家专用的船码头。对面石头上凸出来的是以前用来拴揽绳的船鼻,称为牛鼻子。

    然后是张家的后花园,里边是佛堂,因为夫人信仰佛教,吃斋念佛,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佛堂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位胁待,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旁边是自家的私塾,供孩子读书所用。
    后花园的北面还特别展示了周庄的特色“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吃过午饭后很清闲,就带上自己的小孙孙和自家腌制的瓜、菜苋等聚到一块儿,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边品尝酱瓜之类,一边谈天说地,有说有笑。游客参观累了的时候也可以停下脚步,品一下周庄特色的在张厅大厅的东侧还有一条备弄,当年在封建社会,没有尊贵的客人来临,大门是不开的,这条备弄就是当年供自家人平时出入时所走,相当于现在的安全通道。

    “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袒露的是最具体的现实,连同一份安谧温馨的水镇情趣。它唤醒了怀旧意识,于是,感慨、诧异和歆慕,种种难以诉说的心绪都包含在旅人的情怀里。


    开放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