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中国武汉市的科研型综合大学,其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中国第一所公立现代大学)。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武汉大学坐落在武昌珞珈山麓。校园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校内四季常青,季季有花。早期建筑古典庄重,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因此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百年间,英杰辈出,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樱花

    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现在武大樱花有1000多株,主要为为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和云南樱花。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向中国总理周恩来赠送了大山樱1000株,周恩来总理将其中50株转赠武汉大学。1982年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栽培于武大。1992年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日本又赠送樱苗200株。这些获赠的樱花是目前武大樱花的主要来源。

     

    贴士: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下载《武大樱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