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库布齐

    地理位置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天津最近的沙漠,位于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沙漠总长400公里,宽度为30-80公里,总面积61万平方公里,形状为东窄西宽的条状形,西起杭锦旗巴拉贡,坐标为北纬39°30′,东经107°18′,经达拉特旗境内,东至准格尔旗(原东孔兑镇),坐标为北纬40°41′,东经111°30′,据史料记载,库布齐沙漠形成于汉代,随着自然和人类的变迁,沙漠面积由小变大,总体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扩展蔓延。


    沙漠地貌

    库布齐沙漠腹地在杭锦旗境内,长度位为242公里,平均宽度40多公里,最宽处80多公里,面积为0.987万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52.2%,形状以沙丘链和网状沙丘为主,沙漠中部多为蜂窝状沙丘链。最高沙丘达80米以上,沙漠整体呈中间高两边低,根据沙丘大小将库布齐沙漠横向分为三段,即沙丘平均高度10米以下为平沙段;沙丘平均高度在10-20米之间为中沙段;沙丘平均高度在20-30米之间为大沙段;沙丘平均高度在30米以上为特大沙段。进入沙漠腹地置高处,除了一望无际的金黄色固体波涛外,还可遥望阴山山脉。

    沙漠中稀稀疏疏生长着一些杨柴、沙菊、沙竹、沙苇等植物,近年来通过飞播,一些低洼水位高的沙窝里,还有一小苁一小苁的沙蒿,蒿籽等植物生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库布齐沙漠中有野狼、野猪、黄羊、野牛、野骆驼和用翅膀能打断牛犊腰脊的苍鹰。现在只有野牛、野骆驼、普通苍鹰和猫头鹰、獾子及常见的小动物有沙蛇、蜥蜴、沙蜥和一些小甲壳爬虫。

    库布齐沙漠全部为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平均每年流动速度5-10米,局部地区可达11-15米。
    库布齐沙漠西部边缘有世界最大面积的天然大白柠条林自然保护区,西南边缘有驰名中外的西北沟天然甘草基地,还有野生麻黄、苦参、苁蓉等多种中药材;南部边缘有储量丰富的天然芒硝、碱、盐、煤等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