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她把一切美好给了你(巡礼邓丽君泰北印迹)

作者:小狮子 AKa 显示图片

Goodbye my love,我的爱人再见;Goodbye my love,相见不知那一天;我把一切给了你,希望你要珍惜,不要辜负我的真情意…

是的,她把一切给了这里,而这里也没有辜负她的真情意。这里是清迈,被誉为「泰北玫瑰」,如今全世界向往自由的旅人都会前往这里,续写清迈的「小城故事」。

认识一座城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也是因为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所说的「她」即是享誉全球的华人巨星——邓丽君。





(由于网站暂时取消了游记背景音乐的功能,因此我推荐在网页版观看的朋友可以打开👇当作背景音乐欣赏,这是我最喜欢的邓丽君小姐的作品之一,也是最经典的现场版演绎。)

邓丽君还有一首和泰国有关的歌<情花>,开头第一句就是:泰国是个好地方!

四四方方的【清迈古城】西靠清迈Suthep山,东有Ping河南北贯穿,依山傍水,河谷丰饶,有良田万顷,木材满山。早在2000年前,这里就已经成为与中国、缅甸等国家的贸易交通要道。8世纪时,即建立了河谷中的第一个文化中心—Haripunchai。今天的清迈又是一个让人享受自由和轻松的地方,除了亚洲的游客喜欢光顾,数量更庞大的是来自欧美的背包客和嬉皮士们。虽然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又肩负着泰北政治经济中心的使命,但这里完全没有曼谷的快节奏,道路大多宽阔笔直,少有大型车辆,也看不到那一座接一座的人行天桥。视野多空旷让人不觉压抑。





从曼谷搭乘飞机刚好一个小时就降落在了占地面积不算很大的清迈国际机场。当飞机离开曼谷这座大都市的地面抵达上空,我就知道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也即将褪色。甚至连呼吸都要试着放缓。这样似乎才对得起接下来要造访的另一座城。最重要的是我和妈妈对清迈都抱有一丝期望,期望可以不要那么热,享受几日身心愉悦的慢生活。在飞机即将降落之时,我们和这个传说中向往已久的小城愈发亲近,从上空俯瞰,不见高楼林立,皆是密布整齐的具有东南亚特点的小洋楼。


时间是下午的三点多,步出机场,依旧潮热的空气迎面袭来,在那一瞬间失落感重重的砸在心头,原来清迈还是这么热。身上的水分像是立刻被蒸发了大部分,已经没有力气按原计划走上三公里到酒店了,庆幸的是清迈已经有了公交车,拥有多条线路,上车票价一律20B。我索性帮它取名「20B公车」。


第一眼是在上空见识了清迈这座城,第二眼就是坐在车里真真正正初识这座城,从机场往古城的一路没有看到一座高楼,行人也很少,开过有房子的区域都如同中国的乡镇小路,加之闷热天气给我们的小打击,心中浮出了些落寞。 

说起这座古王城,传说Lanna王国的Mangrai国王在一次打猎时发现这里出现了被视为吉祥象征的白色水鹿、白鹿与白老鼠,因此决定在此建城。 Mangrai国王与素可泰(Sukhothai)的蓝坎亨王(King Ramkhamhaeng)、帕尧(Phayao)的南蒙王(King Ngam Muang)互结了友好盟约,形同兄弟,并在建造清迈城时,得到这两位国王的大力协助,总共集结了约9万人参与城市的兴建。1296年4月14日清晨4点,清迈城建成。建好后的清迈为方形,类似中国的紫禁城,东西宽1800公尺,南北长2000公尺,城墙四面都建有城门,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是Thapae、Chiangmai、Suan Dok和Chang Puak。古城墙外,则围绕着一条18米宽的护城河。如今的古城城墙也不是既有印象中被修葺的整整齐齐,而是不论东南西北哪个门都只保留了一部分残垣。

虽然几百年年间经历战火,但曾经富甲一方、权倾天下的王城,已将雍容典雅的气质浸润到骨血里,时光流转基因永存。


除去周日傍晚那一周一度的持续到黑夜的热闹市集,还有每日清晨古城南门的早市集上会见到众多的在地人日常采买的景象。或许是因为白天气温过高,平日的古城很安静,游人也不多,清迈古城的闲适给我的感觉有一些像丽江和大理的古城,但却没有被极度开发,看不到人流攒动的景象。这样的一种静,很净,静至最心底。古城处处又是透着秀气的,秀气中又显露一丝娇柔,这或许就是人称 「泰北玫瑰」自有的智慧。






















既然是在泰国,那么最多的建筑定是寺庙,据了解这个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城市,古城内外聚集了三百多座寺庙。在我心里无论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寺庙都是一片乐土守护着人们心中的安宁。 傍晚时分当走过某座佛寺总会听到因徐风拂过寺院廊檐上的铜铃诵出悦耳的妙音,那一瞬间果真整颗心都被洗涤了一次。平日里在古城的街上也常会遇见可爱的小和尚四处游走。



我喜欢在清晨时分漫步古城,随着太阳刚刚升起走进那一座座古老的寺庙,细细品味那些寺庙建筑的绝妙。【清曼寺】始建于1300年,是清迈建城的第一座寺庙,有着700余年的佛教文化历史,曼格莱王在此扎营,监督整个工程的进行,主殿正面大气恢宏的金色嵌雕花外壁,是清迈最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样式。






【帕辛寺】又译普拉辛寺,是清迈规模最大的佛寺,靠近古城西门,初次进入古城逛「周日市集」时,便望到市集大道最远处的正前方是一座高大的又精美的寺庙。这座寺庙与【契迪龙寺】同为清迈地位最崇高的寺庙。由孟莱王初建于1345年,用于供奉其父亲的骨灰。后经多次扩建才形成现有规模。两条用彩色玻璃片和扇形彩釉小瓷砖镶嵌的巨龙,雄踞石阶两侧,龙首高翘,威风凛凛。寺院后方建有高高的大金塔,石壁上的石刻佛像几经风雨年代久远。寺院周围拥有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侧面过道搭有雨棚供人乘凉。



















【盼道寺】又名柚木寺,就在大佛塔寺不远的拐弯处。寺内有一座古老精致全木质大殿,整座都是用柚木建造的,纯泰北兰纳式风格的设计,超过280年的历史,是清迈城中一座瑰宝级殿堂,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木造建筑之一。来到这座特别的寺庙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彼时正值正午,骄阳似火,我只想参拜过最著名的【契迪龙寺】就立刻回酒店避暑,跟随地图指引在一个转弯的路口我错将拥有美丽木质建筑的【盼道寺】错认成【契迪龙寺】,事实上它们的确挨着很近。我是在即将离开清迈前候机时才发现的这个插曲,妈妈还故意开玩笑说:「要不然现在我们回去看?」其实也不用将它看做遗憾,在清迈的数日就像一次清修,世间美好的事物太多,能够遇到多少全看缘分,不需强求。














在清迈还有更多有趣的寺庙等着被发现,像更「清净」的【乌蒙寺】;像名字很小清新但是陵墓的【花园寺】;还有塔佩门对面斜向内的【Ou Sai Kham寺】,几次从寺外经过我发现围墙上有一处石雕十分可爱。



关于邓丽君小姐的宗教信仰,在她的幼年,因为当时台湾社会很穷,邓家家境也很贫寒,但只要愿意信奉天主教,教会就会发一些白米、面粉给信徒,这是很多台湾小孩的共同记忆。所以邓丽君就跟着哥哥们到教堂信了天主教。不过成年后她比较信佛教,和密宗大师也很熟,所以常穿紫色的衣服,家中也有密宗法器。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常到泰国清迈主要就是因为这里是佛教圣地。


古城东南西北四座大门中最著名也最热闹的是距离Pin河最近的【塔佩门】。门前的一片空地是清迈城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小广场,除了早晚大批的游人汇聚在此,门前的鸽子们和面如【巴黎圣母院】里敲钟人的乞讨者一样身居自认为最合适自己的位置。




提到鸽子,似乎全世界的广场都有鸽子。说来有点讽刺的是尽管广场上有牌子明确写着「禁止喂鸽子」,但依旧有不少在地小贩,可以说是男女老少全体出动在卖鸽粮。






我喜欢清晨的时间来到这个广场,整座慵懒的城还没有完全苏醒,广场上也不见太多的人。但小贩却早已摩肩擦踵,除了卖鸽粮给游客,还会帮忙为游客「轰鸽子」,有技巧的大吼一声吓得鸽子全部飞起来,只为了让客人拍出一张「完美」的「照骗」。当我们妨碍了他们的工作(占据了他们客人的镜头),他们就会用我刚刚好可以听出来的奇怪日语说两声「阿哩噶哆」,没错我通常会被错认成日本人。每每妈妈看到轰鸽子的行为都会很不喜,因为这是对这些小生灵们极大地不尊重。曾经爸爸养了二十年的鸽子,也频频拿到奖杯,但随着年龄增长照顾它们的精力也在下降,从高峰期的上百只鸽子慢慢的减少到最后的几只冠军老将,后来我们搬了家,爸爸终忍痛让妈妈将它们送走,妈妈说离开的时候那几只鸽子是站了一排默默的看着她,妈妈也有些动容的对它们道别。每每提到这些我都会情绪激动,在广场上我又留下眼泪。





每到黄昏时分,吃过晚饭,漫步古城边,古老的菩提树倒影水中,喷泉与四季颜色不一的红黄花树交相辉映,视线所及的金碧辉煌的寺庙的与之融合,以及单行的双向道路上穿梭往来的车辆行人,各色生意兴隆的小店、小吃摊、酒吧,告诉我们这便是清迈。





在清迈我们落脚的居所是在塔佩门外不远处的一家小酒店,最终让我决定住在这里除了还不错的价格,还有这座酒店独特的外观造型,一座仿若欧洲18世纪维多利亚式建筑,外墙又被刷成红白相间的颜色,古典与后现代的碰撞,在清迈这座自由又包容的城市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而且这座楼也算是整座城为数不多的高楼了。

Check in 时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泰国人民的「随性」。早前在网上预订的总价末尾有0.48B,很新奇。前台服务员最终将末尾的数字换成了1B,妈妈零钱包里刚好有两枚0.25B的硬币想要给她,但两个前台的女生一直喊「NO~NO~」。同样的网站在台北预定的房间,Check in时前台爽快地将末尾的零头都抹去了,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而已,但前台的这两个「姐妹」的做法教入住的旅人不太暖心。



酒店的一层是被设计成开放式的小花园,没有可以真正被关上的的大门,也许是寓意着这里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酒店没有装设电梯,只有少部分房间配有空调,与只有电风扇的房间相比房价会自然贵了很多,原本我预想清迈不会很热,而且夜里二十几度的气温完全没有必要有冷气,但现实往往有些残酷,清迈的夜晚多少还是会有些闷热,特别是在室内,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勤冲凉。

酒店的小院里拥有一个游泳池,几乎每天都被一批欧美的背包客占据着,即便是晚上已经过了使用的时间,也会有人在那展示翻越跳水,因为有绿植的遮拦,无意间走过时,旁边的泳池突然扑通一声真的会吓人一跳!要吐槽的是我在的几天没有看到过一次酒店官网放出的超模身材的人出现在泳池边。

到清迈的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在清迈汽车总站因为没有买到合适当天往返「清莱」的车票,所以只好提前买好了隔天的票,临时更改行程去往【素贴山】的【双龙寺】,盛传供奉着佛祖舍利的寺庙。

我们计划从车站搭乘R1公车前往「清迈大学」,之后再转搭专门上山的双条车。清迈这套新型公交车依照既定线路与站点,但不是每一个站点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公交站牌,往往一些小站会是某个建筑或是社区的附近。由于找不到汽车总站附近站牌,我只得询问眼前一个小摊位的老板阿姨,不晓得这位阿姨是否真的懂英文,不过非常热情,试着指了指方向但又不太确定,接着就叫来在她不远处一个开双条车的阿姨,看得出她们都很熟络,我的防坑雷达也瞬间开启。司机阿姨知晓我要去【素贴山】,爽快开价500B,得到我的谢绝后依旧不放弃,告诉我如果只送我们到山脚下还可以便宜一些。

最终我们还是摆脱了那些阿姨,来到Kaeonawarat路上找到一个车站,为了确认R1是否经停这里,我特别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吃部询问,坐在店外的一个女孩不懂英语将我引向屋子里的一个大叔,凭直觉他应该是这家店的老板,听到我的问题他又向旁边的一个老阿姨问了一句,给了我肯定的答案。

之后我们在车站大概等了十几分钟,大叔见我们还在等车就从马路对面走了过来,我告诉他是要去「清迈大学」这一站,大叔有些犹豫这趟车来不来这里,刚好这时车子从对面开了过来,有意思的是开车的司机还是早晨载我们过来的那一位。因为「汽车总站」是终点站,所以这辆车会掉头回来。很快车子就开了回来,我作势招手,大叔说他来帮我们拦......就是这样一个有爱的小城,一个有爱的清迈人。直到我们车子发动了,带着微笑的大叔又回去自己的店里。

到达了【清迈大学】后门,眼前的牌楼便是【素贴山】脚下。路两旁停着几辆红色的双条车,有一位大叔迎着我们走过来问我们要去哪里,我试着用泰语说【素贴山(双龙寺)】,因为不晓得讲的是否标准所以下意识讲的很小声,对方听不懂,我只好打开APP按给他听,听后大叔明白了还顺便指教了一遍我的泰语发音。


🛺从山下去到【双龙寺】的红色双条车单人单程票价40B,需要凑够十个人才出发。我和妈妈大概等了十多分钟都不见有人来,就向坐在不远的司机问可以不可以出发了,司机立刻做出要出发的准备,却对我们说「OK! OK!那你们要给我400B。」原来是要我们付十个人的钱,完全超出我们的预算,拒绝。又等了几分钟来了一对从上海来的小情侣,见到「亲人」我们自然很亲切,等待新人到来的时间就聊了起来,女生说他们来清迈几天了,刚刚本来想坐计程车直接上山的,但是想体验一下双条车。听到我们刚刚从曼谷飞过来,她说那里太热了,实在不敢去。有趣的是当天下午我们在古城里又碰面了。

这样大概又过了十几分钟,乘客也只有我们四个人,但是不时地看着一辆又一辆客满的双条车从清迈大学后门开出来上山去了,上海的女孩推测大概正门那边会有更多的游客拼车,妈妈提议和司机去交涉,如果现在不出发我们就去别的地方找车。司机自然不想丢了生意,但又不让步,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又来了三个欧洲的男生。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结伴游玩的学生,讲着听不懂的欧洲语言,等待的时间三个人频频的补擦着防晒霜。





最终又来了一对来自台湾的父女,十个人终于集齐。见到台湾台中的朋友,我和妈妈自然格外的感到亲切,相见甚欢,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很久。

坐双条车爬山有人将它视作体验,但这一次体验着实让我和妈妈有些吃不消。轻巧的小车速度飞快的在盘旋的山路上漂移,坐在车里的每个人都要紧紧地抓着头顶的扶杆。大概车行过十几分钟,我侧过脸才发现妈妈闭着眼默不作声,我便知道妈妈大概是晕车了。那一刻我立即感受了一波晕眩,喉咙像是有东西要往上涌。已经有过很多次的相似经历,只要妈妈有不舒服我随即也会做出反应。下了车我立即找出并让妈妈含下在曼谷的Chatuchak周末市场里发放的薄荷糖。



「山上呐有路 路不平喂~弯弯呐曲曲 一层又一层喂~小哥要去看小妹喂~不怕山高路不平喂~」

                                                                                                                        ——<原乡情浓>

20分钟的时间我们终于停在了素贴山的半山腰。「素贴」在泰语中是「仙友」之意,海拔1676米。【双龙寺】始建于1383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称普拉辛寺又译帕辛寺,也称舍利子佛寺,因建在山中,是泰国著名的佛教避暑胜地。




穿过一些售卖旅行纪念品的小摊,沿台阶而上,且两侧有两条彩色多头神龙雕塑守护,「双龙寺」也是由此而得名。台阶共有309级,可以看到盘踞于栏杆处的两条长长的琉璃青龙,泰国的龙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泰国的龙的造型多头。在泰国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会遇到典型的神话形象代表。这些神话形象被认为是居住在传说中的须弥山上的喜玛磐森林,这里也被人们认为是佛教和印度教宇宙的中心。这片森林和居住在这里的神兽形象出现在了泰国史诗《拉玛坚》,其源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在森林居住着几十种神话生物,在泰国艺术和建筑中最常见的一些包括蛇神、狮神、鳄鱼神和天鹅神。

蛇神那伽那伽(Naga)是半神半蛇的形象(其实在印度,是一种多头,头型酷似眼镜蛇,长身无足,无角,并且有剧毒的水属精怪类生物,居水中,地下。有宫殿,喜欢财宝。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传教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本土文化,把那伽翻译成龙。也就是佛教天龙八部众,所谓的龙众。),是寺庙的守护神。神龙守护的台阶两侧称映着葱郁的丛林,是一处清幽之地。








这座寺庙售票30B,但不会有人员检票,完全依靠游人慎独。关于【双龙寺】的传说非常美,相传公元1355-1385年,一位锡兰高僧携带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到泰国。他将舍利放在一头白象上,白象四处游走最后在素帖山上的一点止步,于是在此山建起了供奉舍利的金塔。大象在佛舍利安置完毕之时,也就地功成身退。清迈城中有很多寺庙都建有佛塔,据说双龙寺的佛祖舍利塔所用的黄金约有两百四十二点二公斤,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耀眼金光。置于塔的顶端的水晶莲花,是泰国当今皇上九世皇所赐,而水晶莲花四周镶缀的各色宝石则是泰国各界人士捐赠出的礼佛之物。





寺内佛音缭绕,寺内每一处地方,长廊里、大殿里、金佛塔四周都供奉着佛坐像和佛卧像,有的佛像全身黄金镀身,有的佛像整体用通透翠玉雕琢。除了一些慕名参观的游客,众多善男信女绕佛塔礼拜;为莲花油灯添油;闭目跪拜后为佛祖献上香烛和鲜花...我和妈妈用自己中国的方式完成了绕佛塔朝拜。














































寺院的后方有一处平台,天气好的时间可以眺望整个清迈城,彼时正值五月初,空气中含水量较大,能见度不高,我们看到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雾笼罩在城市上空。在寺庙的周围供奉着诸多尊不同年代、材质和体量的佛像,有几尊小型佛像不明原因失去了面部轮廓,在原有的部分绘制了面部。











双条车的司机给大家的时间是1个半小时,我们提前半个小时便回到了停车点。妈妈和司机通过聊天后感受到他们的辛苦,他们每天会往返山上一到两次,最旺季也只能载三波乘客。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美酒加咖啡>

清迈是一个既有美酒又有咖啡的地方。清迈除了寺庙众多,数量位居第二的大概就是咖啡厅了。在清迈相邻的清莱是泰国主要的咖啡种植区之一,这里以罗巴斯塔咖啡豆和阿拉比卡咖啡豆为主,天时地利,让越来越多的咖啡控吸引到这里,大城市生活的忙碌与麻木在这个慵懒的小城被治愈,这就是清迈的魅力,清迈咖啡的魅力。



AKHA AMA、Ristr8to LAB、Doi Chaang Caffe......在众多高知名度的本土品牌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Amazon Cafe】,从名字还有其LOGO的一只丛林鹦鹉便知晓品牌注重环保的理念,让大家看到它就会联想到大自然的美好,特别是在清迈周边拥有原始热带丛林就如同Amazon,也是很多人到清迈感受丛林极限运动的最佳去处。

感觉泰国的咖啡口感都偏苦,我本身是不太有办法喝黑咖啡的人,但即便是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其苦味依旧太冲,我加了半包糖去中和。☕️





连世界文明的「大哥花生豆」都可以找到咖啡的口味!美味很难形容,还是要亲自品尝感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清迈古城内外的街头小酒馆,每临近傍晚生意就开始热闹起来,一些特殊的酒家门前穿着清凉的「卖酒姑娘」开始使劲浑身解数招揽生意,这其中还有不少LADYBOY。捧场的多是一些白发啤酒肚老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Loi Kroh Rd路口处的一家小酒馆,最初吸引我过去的是它屋檐上喷下降温的雾气和小桌上趴着的可爱比熊。门口始终坐着一位浓妆艳抹的老太婆,穿着暴露的露脐装,垂着松垮的肚皮,那画面「太美」得让人不敢看。估计她已经这样工作了几十年了,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先抛开那些挑动视觉感官的酒吧,我在泰国的超市里有新的发现!一款高颜值红酒。畅销泰国以及东南亚的「SPY」,瓶身色彩夺目,它集中红酒所有的魅力,但是却比红酒更冰酷,更活力,更让万千女性为之喜爱的SPY。Cooler than wine! 这是SPY打出的广告语,无论泰国还是东南亚,都深受万千女性的拥戴。这是全新的葡萄预调酒品牌SPY,PY葡萄预调酒是由葡萄酒混合天然气泡矿泉水调配而成,酒精含量很低,仅有5%。是一款女性时尚酒品,口感浓郁,甜度适中,给人清新的口感,香气迷人,完全是女神的style。





离开清迈的前一天有意让自己放松下来,清晨待睡到自然醒,吃过酒店供给的早餐,我和妈妈穿过古城预备去往【清迈大学】的「艺术展览中心」。出古城西门,沿Suthep路,经过【花园寺】,便来到了这片幽静地地带,不巧的是彼时几间展厅空空如也,仅看到少数的人出入周围几栋建筑,我试着走进一栋楼,看样子这里属「清迈大学艺术系」的创作办公区,我继续试探着一层一层的走上去,没有看到像样的艺术品,但感受到了属于泰国艺术生的创作学习自由氛围,大楼的顶层天台散落了一些像是创作后被暂时弃下的工具和材料,露天电影的投影布和烧烤架就安静地待在那里,我不由自主地补脑属于大学时光应有的画面,那真是「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离开艺术展览中心,朝北走过一个街区便是如今清迈最顶流的【宁曼路】,以这条主干路为中心的周边区域被贴满了诸如「小清新」、「文艺」、「网红」等热门标签。

进入巷子遇到的第一家店门前站着一只装置狗,刚凑近一些就被凶凶的叫声吓了一跳,原来是两只斗牛在栅栏里,这是我们到泰国半个月里见过唯一一只冲人叫的狗狗,原来这家店售卖的是已红遍全球的「狗狗蛋糕」,但这治愈系的蛋糕真的只能观赏不可食用,因为看到那一勺下去不是治愈而是惊吓。














已经被我国人熟知的「小老板」海苔食品在泰国可说是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在清迈也开有好多家旗舰店,规模堪比博物馆,但遗憾的是我从小就不喜海苔(除了寿司可以接受),早前有亲戚从泰国带回来送给我的海苔卷被我舔了一下就无奈得喂给了垃圾桶。



【宁曼1号 ONE NIMMAN】是在2018年新建成的个性Shopping mall,有着清迈「太古里」之称。这里重磅引入了Butterfly Thai Perfume、Outfit Of The Day等时尚特色文创店铺,整体设计犹如欧洲小镇,分为户外与室内两部分,特别是进入到室内仿佛来到了巴黎的拱廊,让你无论是想shopping还是闲逛拍照,都能在这里度过一个理想舒适的下午。世界上总有一些地方会让人觉得时间流逝缓慢,清迈就是其中一个。












穿过复古的拱廊又是一派工业风场景,原来这里还拥有Fin Seafood、Som Tam Udon等知名品牌簇拥的美食一条街,One street food market, 一站式体验50多种著名餐厅,从美味的泰国菜式到甜品,主食到小吃,应有尽有。







这一街区拥有清迈最大Shopping mall之一——【玛雅购物中心】。平日这里的客流量不是很大,使得采购变得慢节奏并且十分清净,更加贴近这座城市的性格。一至三层囊括了各种时尚品牌和数码店铺,尤其有许多泰国本土设计师的品牌非常值得一看。地下一层和四层的美食区域可以品尝泰北美味,五楼则有绝佳的电影院、KTV和游戏区,顶楼是观景平台和派对区,满足了所有顾客的需求。
















【ASIA BOOKS】书店不大一块区域却汇集了众多欧美书籍、杂志,时尚、旅游、时政、文学书籍应有尽有。






或许在二十多年前【宁曼路】还只是一片素朴的市井街区,我用「或许」是一种揣测,也不想去真正去考证什么。我相信游历过全世界的各路繁华之后的邓丽君小姐会常来这里大概是找到了心中熟悉的「小城故事」,拥有童年居住地眷村市井气息,重要的是在这里她可以做回普通人。彼时的她已不再施脂粉,选择最简单的装扮,手上佩戴的也只是在清迈某个小店杀价得来的仅150泰铢的玻璃手镯,饿了会在某一个巷子里品尝一晚泰北咖喱面。







泰国是世界产象大国,又被称为「象之国」,几乎在泰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大象的身影,寺庙里;石桥上;Shopping mall里被各种彩绘的的大型艺术装置;纪念品商店.......泰国人将大象视为吉祥的象征,每年3月13日是泰国的「大象日」。20世纪60年代泰国政府建立了第一所大象学校,人们将捕获来的小野象进行长达十几年的训练,年满18岁的大象在考试合格后就毕业走向社会参与工作。在泰国也有不少场所可以付费和大象见面,但我个人对此非常抵触,即使泰国人如此爱大象,很多大象也被沦为赚钱的工具,来泰国「骑大象」已经成为不少游客标配的体验项目,殊不知常年载客对其身体是不小的伤害,大象表演画画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这种反常的表演可想而知其背后的悲惨训练,所以我真心不希望大家对大象的爱却成了伤害!








大概是泰国的白天太过炎热,每到夜晚会相对热闹起来,清迈也不例外。在古城内一周里唯有一天会见到人头窜动的情景,那便是清迈著名的【周日市集】。刚到清迈的那个下午我们刚好赶上这一盛会,这里聚集了琳琅满目的有趣商品和众多的小吃摊,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





Muen Larn寺与Pan On寺内在这一天成为了美食与特色小商品的聚集区。传统印象中清寂的寺庙也可以张开双臂拥抱烟火气。














五颜六色具有泰国风情的油画如同普通商品一样展示在路边,或许这些商品画在专业人士眼中无太高价值,甚至在不懂艺术的游客眼中也将它们当做附庸高雅的旅游纪念品,不过在我看来那其中不乏精品,直至我看到坐在路边一位不畏高温和嘈杂专心在作画的艺术匠人,真正做到心无旁骛地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遨游,这教我既有感同身受又有对创作者无限的感动与敬意。我始终认为一件好的艺术品是可以感动人的,只要让人看一眼就可以感受到创作者为之付出的心血。而不是一些打着「当代艺术」的幌子给一堆废品编织天马行空的注解。再联想到音乐,邓丽君小姐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必备的声乐技巧,更珍贵的是她对待每一首歌的诠释都用尽情感与真诚,更精细到每一个字的情绪拿捏。不像当今的一些流行歌曲咬字已不重要,有没有旋律也不重要,不管是什么主题的歌只要飙两个高音就有人为其转身。


















古城北门外的【凤飞飞猪脚饭】名声在外(特别是在中国),已然成为到清迈必打卡之地。这家传奇美食店基本上都要到傍晚才开始营业,还包揽了很多旅行团的团餐,我们刚到的时候,店里的伙计一个劲朝切肉食的女人喊着再加*盒!

最初听到这家店名我以为是台湾歌星凤飞飞来泰置办的产业,事实上只是早期这家店的老板娘的外形装扮酷似凤飞飞而被声名远扬。这是在泰国我们唯一一次坐在潮热的户外大排档吃饭,但吃到那一口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猪脚饭的卖相不是很好看,但味道真的很不错,虽称 猪脚,实则是猪肘肉,据说泰北的猪肉都要炖上六个小时以上,因此肉质非常松软,已经做到入口即化的程度,搭配秘制香料的入味,不愧是美名扬四海!












在人群中偶然会遇到一些表演的在地人,同样是街头表演却饱含着浓浓的泰式风情,在寺庙前聚集的一群老年人吹拉弹着泰国民曲;穿校服的两个女孩还夕阳下背着吉他谱出的青涩烂漫;还有个子矮小、年纪尚轻的小女孩画着不精致的浓妆表演古代舞蹈,同时这些女孩的面前都会摆出用中文书写的牌子:卖艺赚学费。



在塔佩门外的广场上,每到华灯初上就会聚集更多的人在这里散步消暑,几乎每晚都有街头艺人在此演唱,多数听到的还是发音不非常准的中国经典流行歌曲。大概是配合周日市集的时间我还遇到了一个做行为艺术的团体,他们以大胆怪异的行为试图呼吁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等永恒的议题。





在古城内外除了每周仅一次的「周日夜市」和「周六夜市」,在靠近Pin河边的Changklan路,每日临近黄昏之时整条街就会格外热闹,这里就是清迈最大的「清迈夜市」。清迈的夜生活多居于此,街边的摊位有挂着成片的球形彩灯,也有配合电子摇滚音乐「舞蹈」的高科技图画。躲过白天的炎热天气,夜晚似乎这座城才开始精力旺盛起来,各种肤色、语言充斥这一条长长的街,填饱了肚子,做过了按摩,再在街边淘一两件心头好成了属于在这个「世界」的生活流程。






对于清迈的「夜」给我和妈妈留下最深记忆的还是从清莱回到清迈的那一晚,因为泰国的司机一路上开车太过随性,原本预计晚上8点就会抵达的大巴车,硬是走走停停的开到了9点多,彼时清迈市区的公交车也早已经收车了,为了安全我们没有选择叫出租车或是双条车,而是硬着头皮壮起胆子沿着笔直的Kaeonawarat路往【塔佩门】的方向「竞走」,这一天我们几乎都在车上度过,因而保存了不少体力。本来只是晚上9点多,清迈的大多数街区已然静悄悄的,大路两边的商铺都已门窗紧闭,很长一段也不见任何一个行人,公路上偶尔会经过两三辆汽车。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抓紧了包闷头往前走,同时看着手机上距离目的地的长度一百米又一百米的减少,大概快走到Pin河边的街区时前方终于看到一个行走的中年男子,当我们将要走近时,不晓得是否是因为他回头看到我们就掉头往回走了。最后的一段我们跟随导航的指引穿过几个安静无人的小巷子,经过了好几个从门外就感受到环境颇为雅致的民宿。见到了Wat Ou Sai Kham的庄严的金塔,前方的出口处有很强的亮光传过来,不知不觉我们终于到了【塔佩门】!这一条大门对面的不起眼斜巷原来如此的别有洞天,看了一眼时间,三公里多的路程我们用时半个小时!忽然发觉这一晚的天气很凉爽啊!

原本我以为属于我们的泰国记忆一定是唯美的,虽然同处清迈,但一定不要和那部无厘头的电影扯上关系。但…似乎在泰国的旅途真的不得不囧。

最初让我认识清迈最主要的两个标签一个是「邓丽君」,再有一个便是「白庙」。事实上「白庙」不在清迈,是在两百多公里以外的「清莱」,只是自古它们同属兰纳王国。最初我的计划是在网上报名「白庙」一日团,不过在到清迈的前两天被告知清迈当地已经不接单独去白庙的行程了,都是价格更昂贵的「清莱深度游」,这其中包括逐渐知名的「黑屋」和「蓝庙」,起初我是有抵触的,感觉无非是旅行社设计的配套景点,而且会压缩在白庙的时间,而今我才发现这两处地方也非常有其宝贵价值。

来到清迈的下午到酒店check  in后,我们首要任务就是找旅行社。大致咨询了三四家给出的答案都是没有单独仅去白庙的团。直到我们走进塔佩门旁的一家名为「汉清迈」的旅行社,早些时间我在网上查到一些关于这家店的资料,这里专门为华人服务,但也有一些不太高的评价。事实上这家店的店员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华语讲的非常好的年轻女生,至于她是否是华人我没有多问,只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这家店的老板是台湾人的疑问被给予否定。这里也没有仅到一处景点的团,不过这个女生说如果只去白庙可以选择自己做Green Bus大巴车前往,没必要跟团。依据这个信息,第二天一早我和妈妈去到了位于古城东北方三公里多的清迈汽车总站。排队购票时刚好时间到了早上八点钟,车站里播放起音乐,大概是泰国的国歌。排在我们前面的一对男女是在地人,用了好久的时间,像是有选择困难症。轮到我的时候才是有趣的体验开始,售票的微胖MM表示不会讲华语,英语也是有泰国特色的。期间她居然用Google在线翻译输入在窗口的液晶屏上,勉强顺利的完成了购票,由于当天合适往返的票已经没有了,我们只好购买了隔天的车票。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车站,在车站外还遇到了昨天的售票MM,大概是一整天会接待很多游客,我们四目相对她也不认得我了。出发的时间是早上九点,七点多我们就到了车站,漫长的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在车站内外打发时间,当每每实在热到受不了就去逛逛附近的两家7-11,不知是否店里的店员不喜欢别人蹭冷气,即使我们有在购物,负责擦地的店员会不时地挥舞着拖把在你的周围打转。

回到车站里也时刻会看到有意思的风景,打扮另类的背包客和嬉皮士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是简单清凉的打扮,身上的背心看得出已经被穿得或晒得褪了色,背上的背包大到几乎和人同高,或许他的全部家当都带在了身上,往往包的侧面还会拴着一双脏鞋。


时间终于到了九点,我们顺利的坐上了大巴车,车上除了司机还有一个女性服务员,我是一个上车的。刚进入车厢我就对TA说我们要去白庙,因为车子最终会开到清莱市区的总站,白庙是在途中就要下车。后来妈妈告诉我她发现这位女性服务员是人妖,先是注意到TA的脚很大,后来仔细看过五官,又听到声音确认无误。我还和妈妈讨论起这话题,有些人选择做人妖是去表演,像眼前这位姐姐为了什么呢?做这么大牺牲就当个车上服务员。妈妈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过自己生活的权利。


从清迈去清莱的整段旅途要经过很多崎岖的山路,有些路段还在施工,车轮碾过砂石路,整个车身都会摇晃,车行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途径一个镇子我最不希望发生的意外就真实发生了,我们的大巴开得很平稳,忽然感到后方有强烈的撞击,司机停下来抱怨的惊呼,然后和服务小姐一同下车了,过了一会儿不明真相的少部分乘客也下车一探究竟,因为我们坐在第二排所以妈妈也下车去看。原来后边有小货车追尾,被撞到车子直接报废!我们的大巴也有不小的损坏。很庆幸的是十多分钟以后警察就来了,时间就这样耽搁了半个多小时。也正是有这个时间让我注意到泰国警察的制服很帅呢!重点是穿它身材一定要好。




继续车行不过十几分钟,在一个爬坡的路上车子停下了,不好的预感再次从我心里涌来。司机和服务小姐下车检查后回来将车息掉,冷气都关了,服务小姐站在最前面用泰语冲着乘客们说了几句话,带着无奈的表情,随即乘客间发出失望的声音,不用听懂都已明白车子开不了了。妈妈下车去看过和我说油都漏光了。通过这个突发状况就可以清楚的体现欧美的游客时刻会抱持着随遇而安的心态,车子不开了也丝毫不露焦急的神色,继续玩着手里的东西。这样一来计划完全被打乱了,急性子的我立刻背包下车去询问状况,我们的车后面停着另外一辆大巴,服务小姐一边帮着一些乘客卸行李,一边告诉我一会儿可以坐后面赶来的这辆车。后面这辆车的服务员是个年轻小伙子,不苟言笑,开始还不让我们立刻上车,和服务小姐你一句我一句讲了半天,最终让少部分乘客上了他的车,因为空座位有限,他让我们车上一个带着一双儿女的妈妈优先上车。这个年轻的的妈妈领着一个两三岁刚会走的男孩,怀抱一个目测不到一岁的女孩,在清迈的候车室我就曾注意到她们。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我就听到身边传来讲中文的声音,是一个女生在和一个老先生聊天,而且内容还比较学术性质。「你好,请问你是中国人吗?」我问,「不是,我是泰国人,我会说中文。」女生回答。之后我请她顺便帮我问了一下车上的服务人员可以不可从白庙那里搭乘回清迈的大巴车,答案是不可以,这意味着我们待会儿还是要赶往汽车总站坐车。车上的座位紧张,妈妈索性把刚刚和我们一起换车的那个妈妈的小男孩抱在腿上,小男孩也很不认生,一会儿拍拍妈妈的手,一会儿抓抓那个会说中文的女生。


时间已经远远超过预计时间,下午两点半我们终于到了慕名已久的【白庙】。我们是从寺庙的右侧的巷子进入的景区,先是看到大批的人群,而后随着挪步曾经在网上已经看过无数次的洁白繁复的寺庙一点一点的充满视野,那一刻我觉得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或许是因为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太多,原本免费的寺庙也实行门票制度,我还看到了有些游人为了逃票在翻越护栏被制止。



在泰国一直被称道的「White temple」原名为「Wat Rong Khun」(亦称龙昆寺、灵光寺、洼龙坤、白龙寺)。这里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纯洁的一方净土」,整座建筑于1998年由泰国著名艺术家Mr Chalermchai开始设计建造,据说是送给诗吉丽皇后的礼物,二十几年后的今天这座世界独一无二的寺庙还在继续建造中。








有别于泰国以及全世界的寺庙,白庙整体建筑采用通身结白色调,纯白的屋顶,纯白的墙壁,纯白的基座,细节处还融入了很多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数不尽的发散上升的线条犹如火焰或一种道不尽的力量,整体风格别具一格,跳脱了东西方的建筑设计规则,「精美杰伦,别具匠心,大气滂沱,柔美似水」这些形容词都不足以概括这座建筑之美,有人形容其设计者Mr Chalermchai是「东方的高迪」。更重要的是他用建筑、用雕塑诠释了佛教的含义、佛教的精华、佛教的智慧。除了佛教,在寺外的一些角落还看到了其他宗教的影子和人物(包括漫威的人物),展现出佛教的博大与包容。

这座充满现代化风格的佛寺庙堂繁复的外部装饰着镜面碎片,有阳光照射时会闪烁银光。山形窗边装饰有Nagas(多头蛇和幽冥世界之神祇) 以及大象和伞等形状。内部有Khositphiphat手绘的巨幅佛像壁画。
















很多人将【白庙】与【黑屋】笼统的形容为「天堂」和「地狱」。实质上【白庙】的建筑内涵包罗万象,初看其圣洁的外观确实如同世人向往的美好天堂,走进这座寺庙会发现它包含了「地狱」、「人间」、「天堂」。进入景区首先走过的是「奈何桥」桥两侧下面有千百只手如在挥动、挣扎、呼喊,这是地狱里的堕落灵魂在等待被救赎,欲告诫世间人们要行善、积德,多做好事,来世才不会堕入恐怖的地狱。殿外包围着形如苔藓上悬挂着诸多扭曲的面孔,象征着佛教八苦,它们仿佛无声地告诉人们:只有经历过这些劫难与痛苦,方能到达极乐世界。桥头有两尊面目狰狞的护法神像镇住所有妖魔鬼怪。


走过波浪形曲折的桥(路),身边的讲解员将它描述为「人间」,的确在人间度过的几十年要走过不少曲折路,这条路通往「天堂」,即是一组室内佛堂。店内壁画据说也是Mr Chalermchai亲自绘制,记忆中进入佛堂那扇门的墙壁上绘有一个巨大的鬼魔形象,与之相对的是佛祖圣象,特别的是在正门的对面,正是佛祖像的下方有一尊僧人坐像,起初望去以为是真人,再仔细观摩又似是栩栩如生的塑像,有传说其为真身,至于真相以及此乃何人都不曾得知。
































在这座寺庙我有一个特殊的经历就是用一张门票进了庙里三次。这座庙还有一处和其他寺庙不同的地方就是不让往回走,像是被设计好的一种仪式。因为我们刚进入景区是刚好有大批的旅行团集结在那里,我索性先参拜后再等人散了再去拍照,但当我往入口方向走时,寺庙门口的工人大喊叫我不要回去,但是我想如果不回去就直接出景区了,他们的制止也许只是为了控制人流量。我不顾阻止还是回去了。后来出了景区我听到身边的导游讲一直往前走是这里的一种讲究,于是我又一次进去朝拜了一次,后来我发现再次去朝拜时忘记摘眼镜,就再一次进寺朝拜。
















在景区外有一间私人美术馆专门展示Mr Chalermchai的众多作品,有一系列作品都拥有着和白庙建筑中相似的元素,画面深奥如同带领观者遨游宇宙。展厅靠近出口处还有一间小屋里面陈列了Mr Chalermchai从小到大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童年的玩具,看到那只铁青蛙我会心一笑。







由于之前途中发生的车祸事件让我原计划的白庙之行无奈缩减了不少时间。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到「清莱汽车总站」,距离白庙还有十公里的路程。看到有一些驴友分享的经验是继续在车站拦路过的大巴车,通常服务小姐都会让人搭顺风车。

在车站等了一会儿,远处开来了一辆看起来很破旧的公交车,我试着挥手,车居然真的靠边停了。(当时真的不清楚这是一辆什么车,是清莱境内的公交车还是往来其他城镇的车无从得知。)我扒着车门用英语问司机可否带我们去汽车站,司机点头给了一个上车的手势。车厢破旧脏乱,乘客都衣衫褴褛,后面还传来鸡的叫声。我不禁恍惚自己是不是到了印度。中途有好几个乘客下车,有一位老太太走过我身边时像是对我说了什么,但我不懂。在快要到车站之前有一个背着包像是卖票的女生坐到司机旁边去,被我和妈妈都注意到。妈妈将刚刚的车票找了出来拿在手里以防不时之需,事实上它们真的派上用场。到了车站妈妈走在前面对司机双手合十表示感谢,不过这时司机却对我们比划「Forty!」因为当天我们身上的泰铢所剩无几,如果再给他这笔钱恐怕晚上回到清迈连一份麦当劳都吃不到了。接下来的境遇是我们在泰国最有意思的一段,妈妈不太希望我描述这一段,(道出来仅供欣赏,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状况下,真的不提倡哦)但我认为旅途中总会有暂时无助或遭遇困境的时候,人生亦是如此,这时用些「小伎俩」也是无伤大雅,我暂且称之为【原始生存守则】。我不再出声,全靠妈妈与他鸡同鸭讲,当给他看车票,他不停喊「No!No!No!」买票的那个女生一句话不说只在一边笑。几番周旋司机大概是放弃了,打开驾驶座旁的门下车去了,妈妈还不晓得是什么情况,还在等待解决,我已经抓着妈妈大步下车消失在人群里。

总之我们到了汽车站,心上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距离下午五点钟还有将近两个小时,利用这个时间我和妈妈悠闲地逛一下清莱的市集。在车站旁的一间小房子里,一个老阿姨在踩缝纫机,好像是一位裁缝,为了安全起见我特意向这位阿姨确认我的车票就是在这个车站乘车,后来看到我们往市集方向走,热心的老阿姨还着急的以为我们走错了方向。

清莱,甚至整个泰北的房屋都常被粉刷的五颜六色的,如同童话。车站旁的市集到了晚上是热闹的「清莱夜市」,水果摊都用防雨布罩着,拜佛用的花环底部用冰块保鲜。










妈妈和我说她发现泰国人多爱穿黄色衣服。在泰北的一路,窗外略过最多的颜色是树上星星点点的黄色和朱红色,那树梢的一抹黄色是泰国的国花「金链花」。



走在清莱的街头小巷里,沿街的餐厅或小馆外的服务生会对路过的人给予最真诚的微笑,按摩店外的拿着Menu小姐会对经过她身边的我们说:「按摩吗?」尽管发音不太准,但我还是听了出来。听说清莱很多人都会说中文,这里有一个小村庄叫【美斯乐】,那里华人众多,也都讲中文,菜色尽是昆明美食。




在车站附近的7-11我们又遇到了和我们在清迈搭同一班大巴的穿兵服的男孩,妈妈最先和他打招呼,我用英文与他寒暄是否今天要再回清迈,不过男孩听不懂英文,大概以为我是在问路,急忙找路边一个正在发动摩托车的男子交流,我对那个男子说只是问那个当兵的男孩是否今天回清迈而已,不过这个机车男子大概英文也不灵光,也会错意用手指着不远处的汽车站。是否可以交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方土地上的温情。




在清莱的最后四十分钟哪里都不想去了,坐在汽车站的候车区静静地看熙熙攘攘的人群风景,不同路线的汽车停在相应的站点依次排开,司机使出洪荒之力般吆喝着,在地的面孔或是金发碧眼的背包客在我们身边陆续歇坐又离开,再一次让我感悟人的一生还不是一样,和我们打交道的人千千万,不论在一起的时间长或短,最终还是要各奔前程,偶然有惊喜就如同刚刚那个当兵的男孩。

从清迈到清莱的途中大巴车会在一个类似休息站的地方停靠休息十分钟,很明显是为这个小卖部创收益,在泰国做大巴司机经常会停在一个地方让乘客休息,有些小贩会上车兜售水果等物品。似乎泰国的汽车站都一样,厕所只对本国人免费,外国人一定会收钱。妈妈回到车上时拿了一包在休息站买的「糯米糖」,她说据说很好吃,但尝过之后我们都不太喜欢,口感太油腻了。

在泰国的一段时间很少看到狗狗,或许是天气太热,看到过的也是在街边躺着吐着舌头热到不行。在汽车站我们遇到了一只身上有黑白花纹的狗狗,闲适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似乎车站里的工人都和它熟悉,还招呼它靠边边躺。我将剩下的糯米糖拿出一整块想要喂给它,但似乎这只狗狗每天生活在这人来人往的环境下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一口也没有碰。剩下的半袋糯米糖最后还是让身边大批的鸽子美餐了一顿,我将食物掰成小块放在地上让身边往来的鸽子来觅食,结果一只,两只到最终出现一群鸽子争相抢夺的有趣画面,这场面远比看一场泰拳表演更来得精彩。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动物与人和谐共处在一处喧嚣地带,鸽子群可以肆意的奔跑是因为它们知道没有人会伤害它们。



回程的一路似乎因完成计划的心愿而放松了感官,更有心情去注意窗外擦身的风景。位处山区的居民区都像是几家住户抱团而居,如同一个微型的小村庄,村与村之遥相隔几百米。房屋尽是祛除装饰的简易的传统兰纳风格的的两层木结构建筑,精致的楼梯、屋顶飞扬的翘角,与中国的古建筑屋檐是截然不同的感觉。房屋边的大片空地是传统耕作区域的绿色汪洋,从远处看那一片片翠绿的拼图像是稻田但又不敢确定,因为在隔着一段距离看它们有一些低矮,而此时是五月天,因为你要精通农业知识,所以我和妈妈都在此产生过疑惑。

大巴司机秉承了泰国人一贯的随性风格,车速开得很不急,在经过的一些村镇时还偶尔上来一两个乘客,眼看着天就快黑了,最长的那一段山路依旧没有到。时间就这样一直到了快九点,比预计的时间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妈妈格外着急,因为她知道爸爸在家里等待我们到达的电话会更着急,但我劝妈妈已然如此安全更重要。最后的半个小时司机像是突然觉悟了什么,车速飚得极快,这不免让我紧张,因为山路崎岖,当车子开到临近清迈的山间一条公路时,看到路旁聚集了警车,好像发生了车祸。

大巴终于开进了清迈市区,坐在我们前面的一对白人男女的举动相当有意思。看样貌他们应该是三十以上的年龄(白人容易老),男的身材大只,一脸乱糟糟的大胡子,女的较干瘦肤色晒得发红,总之是不年轻又邋遢的两个「嬉皮士」,似乎是在庆祝到达目的地,目无旁人的吻起来,重点不是浪漫的在那里蹭,而是啪啪作响…


有水的的地方就会有人家,因为一条河而生出一座城。Ping河(也称Mae Ping River湄平河)是泰国母亲河湄南河的源头,整个清迈古城都依湄平河而建。从清莱回到清迈的那天晚上,我和妈妈步行回酒店的路上经过Pin河,虽然已不是第一次来到它身边,但之前都是坐在车上匆匆擦身,这一次是我们走过Nakhon Phing大桥,感受到晚风从河面拂过为我们送来阵阵清凉。黑夜带走了一切因白天的燥热而产生的浮躁情绪,彼时远望河面映着两岸星星点点的灯光,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走近河西岸,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字招牌,身边讲华语的人也越发多了,清迈的唐人街正位居于此。在这一区域往往会忘记是身处异国,反而感觉是到了中国南方的某个小城。中国的老市场区极其热闹,在清迈似乎只有在这条街区会看到车水马龙的景象。到【洛瓦瓦市场】里挑挑捡捡各种小商品,土豪们从金行里走出来,脸上洋溢着满意的表情。







「在水上听星儿唱歌,在水上与月儿细语,啊~我们生长在这里,与河水不分离。你说你爱那水荡漾,我说我爱那水涟漪,美丽的河水有情义,拴着我它也栓着你。」
                                                                                                                             ——<水上人>

我对邓丽君的这首<水上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记忆,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坐在电脑前音响里播放着音乐,过了一阵子才发现窗外有一只小鸟站在窗台上颇有节奏地在鸣叫,像是在附和着我播放的歌曲,当我试着将音乐关掉,鸟儿就飞走了,这首歌就是<水上人>,可见邓丽君的歌声拥有的魔力,让世间万物都为之青睐。她的歌声至今无人能及的原因在我看来除了高超的技巧拿捏,重要的的是认真,只要仔细聆听过便会知道邓丽君将每一个字都赋予恰当的感情,对待表演不论大小场合她都会力求完美展现。


河的东岸是如今被逐渐走红的Charoen Rajd 街区,略有赶超【宁曼路】之势。从前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僻幽之处,随着一家有一家的网红店的出现,让更多的外国人慕名而来。沿河的整条街聚集了很多咖啡厅、餐厅和画廊。有些店即使没有在营业也不吝惜展示精美的橱窗。「The Colour Factory」、「Sop Moei Arts」、「Suvannabhumi Art Gallery」...在众多店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Woo Cafe &amp; Art Gallery」。一家很难为它定义的店,不单是咖啡馆;不单是西餐厅 ;不单是画廊;不单是文创店;不单是家居用品店。来到这里的人会不经意间发出「Woo!」的感叹,看得出这里的老板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试图让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文艺。

清迈的街巷不论有名与否都坚守着一份原始的气质,即使刚刚离开的店是多么的时尚前卫。逛Charoen Rajd街的那天临近黄昏,天有一些阴,从桥的另一端走过来发现整条路上几乎不见什么人,只是偶尔开过一辆车,或是骑机车的洋人,一阵阵风会卷起街上的尘土,在这样的环境渲染下使我们一度非常缺失安全感,妈妈也立刻让我将相机放回包里。路的两端不规整的房屋散落排列,四下望去如同一片旧民居,妈妈不禁疑问:「那些艺廊会开在这?」事实果真如此,凑近去一家接着一家逛会发现里面都别有洞天。

















不经意间妈妈发现走过的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的香蕉树结出了大串的香蕉。瞬间让我想哼起「香蕉呐树上结香蕉喂~树上呐香蕉一条又一条喂~」——<原乡情浓>


在桥上我见到了离开泰国前最后见过的一个穿校服的女孩,在泰国穿校服的女孩真的是一群特殊的存在。相较于亚洲的女孩子,东南亚的女孩大多是黑黑的肤色,搭配白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裙子。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女学生一样,放学后她们也会三五成群去吃冰、看电影、逛美术馆;也有部分女孩在课余时间会去打工。我们住在曼谷时,晚上在酒店附近的Big C购物,时常会看到穿校服的女孩在做收银员,彼时大概已经晚上八九点的时间。这些孩子真的很辛劳,不论顾客买了多重的东西她们都要一个人搬上搬下。有一次在结账时,女孩捡了几个妈妈掌心里的硬币,有一个10B的硬币依然留在妈妈手里,妈妈再次要给她,她先是招招手表示钱已经够了,但移持了一秒发现自己算错了钱。妈妈后来和我讲如果不坚持给这个女孩,当天闭店时恐怕她就要自己承担了。


1995年5月8号,一个在普通不过的黄昏,一名女子从清迈的「美萍酒店」1502总统套房跌跌撞撞的爬出来用微弱的声音向人求救,在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名贵妇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巨星邓丽君。

24年后的5月8号,我在清迈的最后一个下午,独自一人步行来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几经翻修更名为「帝国美萍酒店」。



还没进大门就看到很多说着华语的「阿姨团」们跟随导游进进出出,看得出这些曾经怀揣青春梦想的少女们都是来圆梦的。酒店的服务很到位,刚一步入大门就有门童在门口提行李,还有专人将客人引到电梯处。按下第15层的电梯按钮,这个铭记在心中好多好多年的数字,生平从没有像这一刻心中如此五味杂陈的按下一个电梯按钮,因为我知道当这扇电梯门再一次打开时,它连接的空间就是她曾经最后住过的地方。


电梯门开了,不像通常酒店的楼道那样空无一人,迎面见到的一位身穿酒店制服的中年男子,我知道他就是传闻中曾经邓丽君小姐入住套房的私人管家Billy,他亲切的向我微笑,同时在细心照料着桌上一些中国歌迷献上的花束。曾经的年轻小伙子早已步入中年,虽然我已认出他,但还是不自觉用英文从口中飘出一句「你以前有见过她?...」Billy先生笑着作答。之后我向这位难得与邓丽君有过交集的人展示了我2019年上半年创作的作品<天国的情人>,她生前如此钟爱清迈这片土地,我期许属于她的天堂也会是和这里相同的平行世界。


这一层除去传统酒店的客房设置,在中部有一块公共区域,(据说邓丽君当年身体抱恙,被服务员发现,被众人抬到这里进行进行急救。)其中一个房间为放映室,播放邓丽君小姐的相关影像,我刚到不久,一群大叔阿姨刚好从放映室出来,由Billy先生带领到邓丽君小姐生前的套房参观。这间套房位处出电梯右侧最深处也是最大的一间。





邓小姐离开后,酒店继续将她居住的房间开放给住客,早前有不少喜爱她的人会特意选择入住这里以表怀念。后来据说慕名来此参观的华人歌迷太多,一段时间酒店不得不将【1502】的门牌拿掉了。近几年这间套房被改装成了「博物馆」,房间陈设还原成了邓小姐曾经居住时的样子。




推开房间的窗,窗帘外可以眺望到整个清迈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寺庙蔓延至远方的素贴山,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她少女时代吟唱的「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24年匆匆而过,窗外的景象也许没怎么变,也或许有了些许改变,但伊人何处?


「往日的情景总是难以忘怀,逝去的欢乐如今只能回味。思念的人随风飘去,唤也唤不回。」

                                                                                                             ——<伊人何处>



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摆放着她和法籍男友保罗的生活照片,尽管世人曾对这段相差十几岁的姐弟恋不甚看好,就连邓家人都对这个「 法国人」(邓家人对他的称呼)不甚满意。但就是这个小男人形影不离的陪伴了邓丽君的最后五年,填补了她寂寥的感情生活。她对他宠溺至极,他让她重拾了因早年步入社会而缺失的普通少女的时光。







但她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人,在送去Ram医院(我们曾经两次路过这个位于清迈古城西北角外的医院,距离酒店不足五公里。)的途中邓丽君已经失去知觉,用微弱的气息唤着「妈妈…」,在赶到医院后通过各种抢救措施都没有使邓丽君再次睁开眼睛。


这一天的午后天气阴沉,也不时刮起了风,似乎整座城市在这一天都为她在默哀,和很多人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释怀她的离开,曾经有媒体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或许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邓丽君,但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讨厌她。如此完美的她或许已经完成了上天赋予她的使命,将美好带到了人间后便功成身退。

「一片片白茫茫遥远的云河 像雾般朦胧的掩住了我 我要随着微风飘出云河 勇敢地走出那空虚寂寞」——<云河>


离开泰国的航程中,大概起飞后的前四十多分钟窗外都是灰白色的一片,机身不时的会有些许晃动,叫我有些紧张。过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打开窗板,教人惊奇一幕发生了!那一眼绝美景象是用再多的修辞也无法形容的;是再顶级的镜头也无法还原的,唯有炽热的心将这一番感受封存。飞机冲破了厚厚的云层,将我们置身于一处油画一般的天地,夕阳余晖洒在它头顶和脚下的云层上,制造出来的立体图景给人想象,俯瞰下面毫无缝隙的团团云朵果真如同滚滚波涛,视线平行的远方有一座云柱,犹如欧洲古典建筑,大气磅礴又梦幻。或许天堂就是这样吧!在那一刻我相信或许邓丽君小姐在天堂知晓了我的清迈之行的意义,特别用这幅仿佛她如今所身处的天堂图景为我的整段旅程画下一个美好的句号。








游记  <泰HOT🔥曼谷如火如荼的五月天(挖掘泰国艺术的日子)>   @http://www.mafengwo.cn/i/16825279.html